八月十七夜待月

候月月不出,引醪兼话长。

柳黄延返照,苧白应新凉。

恶璧沉海气,待珠开夜光。

我罍犹未耻,愿早贲林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八月十七夜待月》描绘了诗人月下独酌的情景。首句“候月月不出”,表达了对月亮的期待和月出未至的焦急。接着,“引醪兼话长”写诗人借酒消磨时光,与人或自我对话,显得孤独而深沉。

“柳黄延返照”描绘了夕阳余晖映照在柳树上,暗示时间的推移和夜晚的临近。“苧白应新凉”则通过柳叶的色彩变化和初秋的凉意,渲染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恶璧沉海气”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深海中的明珠,暗示其神秘而深邃,令人期待。“待珠开夜光”进一步强调诗人对月出的期盼,希望月光如明珠般照亮黑夜。

最后两句“我罍犹未耻,愿早贲林堂”中,“罍”是古代盛酒的器皿,诗人以未尽的酒杯自嘲,表示自己并不以此为耻,反而期待能早点在林间厅堂中与月亮共赏,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核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等待月出时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元日

今日之日一年始,三百六十年之终。

云物昭回天杲杲,风光澹荡气融融。

商量柳色绿少许,烂漫梅花白大同。

无事此杯椒柏酒,老夫不觉笑颜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四日过有竹庄

春早拿舟闻鹊鸣,病馀勉强竹庄行。

开年数日匆匆易,向老逢人往往生。

阴陇瘦姿松抱冷,雪洲芳意草知晴。

稍通酒?聊乘兴,亦漫诗篇度野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人日喜晴

今辰谓人生,风日佳可喜。

七居阳之正,宜云造物始。

占晴协阳吉,其兆比君子。

雾雨忌为阴,小人象斯拟。

君子履于祥,岁事无不举。

小人道用晦,顾有菑害倚。

东皋动春风,强健供耒耜。

持以告吾人,毋忧往时否。

形式: 古风

七日树介

千松凛凛清霜戟,万竹森森白玉殳。

无数小儿相怪问,老夫搔首但邾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