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凤歌为张叔韬赋

长溪山水奇,凤山幻灵境。

重冈叠嶂自回环,万壑千岩相掩映。

中有畸人号凤山,时时长啸此山间。

彩云明灭元堪睹,梧竹萧森更可攀。

一朝跨凤归仙府,丹崖翠壁空尘土。

辽鹤千年去不归,慈乌夜半啼声苦。

箧里惟存一画图,忽然飞去胡为乎。

延津无处重寻剑,合浦何期更得珠。

帝悯诸孤怀怨慕,五丁曾遣相呵护。

神物由来不久湮,珠还剑合仍相遇。

张生得此喜还悲,陟岵兴歌泪满颐。

几回欲拟招魂赋,到处曾求薤露诗。

此物遗亡二十载,迄今精爽还应在。

千仞犹疑览德辉,九苞彷佛增文采。

诸子山中日夜号,凤山依旧倚天高。

不须人世悲麟丧,还羡君家有凤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瞻凤歌为张叔韬赋》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对凤山的描绘,展现了奇特的自然景观与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诗中以“长溪山水奇,凤山幻灵境”开篇,点明了地点的神秘与美丽,随后通过“重冈叠嶂自回环,万壑千岩相掩映”描绘出山峦起伏、山谷交错的壮丽景象。

接着,诗人引入了一位名为“畸人”的隐士,他居住在凤山之中,时而长啸,与自然和谐共处。彩云与梧桐竹林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象征着隐士生活的超凡脱俗。然而,这位隐士最终“一朝跨凤归仙府”,留下的是“丹崖翠壁空尘土”的寂寥与“辽鹤千年去不归,慈乌夜半啼声苦”的哀愁。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典故,如“帝悯诸孤怀怨慕,五丁曾遣相呵护”,以及“神物由来不久湮,珠还剑合仍相遇”,这些元素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慨。

最后,诗人以“张生得此喜还悲,陟岵兴歌泪满颐”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哀思与对后人的期待,“此物遗亡二十载,迄今精爽还应在”则体现了对逝者精神永存的信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逝去之人的缅怀,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生行

王生少负耽奇癖,落魄风尘人不识。

祗从湖海恣遨游,羞向人前嗟厄塞。

胸中神识一何奇,儒雅风流应在兹。

篆隶由来追史籀,时时复作无声诗。

城西一室大如斗,室中奇物无不有。

花鸟图书可自娱,樽罍彝鼎传来久。

赏鉴能同张茂先,翩翩意气更堪怜。

胡琴劈碎宁论价,古剑酬人不计钱。

与余倾盖称莫逆,问奇肯过扬雄宅。

竹里酣歌任往来,花间啸傲忘朝夕。

朝夕相从酒一樽,交情如此君毋谖。

但能博物复饮酒,世事悠悠安足论。

形式: 古风

赤岩吟为大田令谢君赋

剑潭之东多石壁,四面巉岏如火赤。

开辟至今千万年,岩前蓊郁皆蓬藋。

上有嵯峨万仞之丹梯,下有潺湲千顷波流碧。

山魈罔两盘其中,虎豹豺狼据为宅。

任是樵苏日往来,岂识岩中有奇迹。

岩中奇迹人不知,可怜空使山灵悲。

谁能凿破混沌窍,攀萝附葛相追随。

谢君本是探奇客,年少鸣琴宰岩邑。

每学卢敖汗漫游,登临折尽东山屐。

披蓁燃炬入岩中,猛兽山妖都辟易。

万年灵秘一朝开,悬岩绝壁何奇哉。

一声长啸翠微顶,顿使延平潭里白日生风雷。

搆将台榭连云起,浮屠屹立层霄里。

独向岩前望九垓,百二关河如黑子。

吾闻神州三十六洞天,此赤岩兮胡为乎不传。

徐生披图学宗生,案头隐隐生云烟。

愿得借君一苇过剑浦,题诗刻石岩之巅。

岩巅墨迹永不毁,邹峄之碑乃可拟。

吁嗟乎,山川显晦自有时,世间何物无知己。

形式: 古风

赋得易水寒送人游燕

燕山嵯峨易水流,北风吹水声飕飕。

荆卿驱车不顾返,仗剑欲报燕丹雠。

可怜燕耻犹未雪,壮士衷肠空激烈。

千年往事水犹寒,萧萧壮发能冲冠。

怜君故是荆卿比,翩翩侠气横燕市。

击筑还过易水滨,一声长啸悲风起。

形式: 古风

过邓汝高别墅

一区别墅东山曲,几片青山隐茅屋。

门前垂柳覆清溪,屋后长松亚脩竹。

寂寂衡门无俗喧,主人留客烹鸡豚。

衣冠朴素礼真率,依稀如入桃花源。

弹棋击剑复饮酒,世上浮名竟何有。

君今踪迹已青云,我也栖迟甘白首。

与君相对欢且悲,人生会合能几时。

恐君作吏风尘去,此地开尊更有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