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为友人刘恒甫悼亡之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首联“客子悲秋已惘然,那堪更著悼亡篇。”开篇即点出悲秋之感,又添悼亡之痛,双重悲情交织,令人动容。接着“那堪”二字,强调了这种悲痛难以承受的程度。
颔联“独怜窃药人犹在,颇恨鸿都术未传。”这里运用了嫦娥偷食不死药的典故,以嫦娥象征逝去的亡灵,表达了对亡者的怀念和对其未能得到长生的遗憾。同时,“鸿都术”暗指道教的长生不老之术,表达了对亡者未能得享仙术的惋惜之情。
颈联“归梦夜悬巫峡雨,孤鸿声断太湖天。”通过梦境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归梦中巫峡的雨夜,孤鸿的哀鸣,营造出一种凄清、孤独的意境,加深了对亡者的思念之情。
尾联“素琴已悟无弦意,慢取鸾胶与续弦。”以素琴无弦喻指亡者已逝,而“续弦”则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一种哀思和怀念。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希望以琴声寄托哀思,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哀悼和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