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宿滁州同子将无际步屧至龙潭山忆丙午偕羽明孟阳来游已一纪矣

龙潭树密晚烟匀,丰乐亭空野望新。

旧日经过馀十载,重来朋好亦三人。

胜情老去浑无恙,遗迹追思已半湮。

自是风尘易憔悴,形神于此一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旅宿滁州同子将无际步屧至龙潭山忆丙午偕羽明孟阳来游已一纪矣》。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滁州旅途中,与友人一同前往龙潭山的回忆与感慨。

首联“龙潭树密晚烟匀,丰乐亭空野望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新的画面:龙潭边树木茂密,傍晚时分,烟雾缭绕,一片和谐宁静;远处的丰乐亭空旷,野望之下,新景映入眼帘,给人以清新之感。

颔联“旧日经过馀十载,重来朋好亦三人”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十年前,作者曾与友人一同游历此地,如今再次归来,虽然时光荏苒,但仍有三两好友相伴,这份友情显得尤为珍贵。

颈联“胜情老去浑无恙,遗迹追思已半湮”中,“胜情”指美好的情感或经历,“老去”暗示岁月的流逝,“浑无恙”表示这些美好依然完好无损,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过去遗迹的追思也渐渐模糊。

尾联“自是风尘易憔悴,形神于此一相亲”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多变的感慨,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心灵慰藉。尽管外界环境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和衰老,但在这样的山水之间,心灵得到了亲近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自然美景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濠梁道中别子将无际南归(其二)

同心难得复相携,不道中途有别时。

去路愁君初索莫,病躯怜我独支离。

当杯畜意浑无语,上马回头各背驰。

未免有情那遣此,元来不及有情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濠梁道中别子将无际南归(其三)

日日思归又恋君,今朝决意与君分。

情怀和病如春雨,踪迹无心似岭云。

好去烟霄须自致,得归麋鹿亦能群。

繇来出处元同调,俗耳悠悠未许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濠梁道中别子将无际南归(其四)

出门各自抱深情,岂为怀居与啖名。

我觉途穷应退步,君知道广即前程。

秪如白下来寻旧,兼作濠梁远送行。

去住随心无不可,莫因去住又心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濠梁道中别子将无际南归(其五)

春寒花事未蹉跎,西碛西溪正好过。

自有閒人能作伴,从教多病不成魔。

高梁桥外千行柳,净业门前十顷波。

屈指长安行乐地,其如无梦逐君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