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老父薙发

七十方离俗,皤然成老僧。

人间犹父子,世外得亲朋。

底事商尘劫,清宵共佛灯。

隐峰曾有妹,先此乐仍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在晚年剃度出家,成为老僧的过程与心境。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眷恋与对佛门生活的向往。

首句“七十方离俗”,点明了父亲在七十大寿之际,终于摆脱尘世的束缚,踏入了清净的佛门。接着,“皤然成老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父亲剃度后的形象,满头白发,面容庄严,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僧人。

“人间犹父子,世外得亲朋”,这两句表达了父亲虽已出家,但对家庭的深情并未消减,反而在佛门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和朋友。这种情感的转变,体现了佛教中“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理念,以及对亲情的深刻理解。

“底事商尘劫,清宵共佛灯”,这里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父亲出家后生活状态的好奇与敬仰。夜晚,父亲与佛灯相伴,似乎在冥想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远离了世俗的烦恼。

最后,“隐峰曾有妹,先此乐仍仍”,这句话暗示了父亲在出家前可能有过妹妹,而妹妹或许已经先于他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或已经离世。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妹妹的怀念,也反映了父亲在选择出家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父亲在人生晚期对亲情的不舍与对佛门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雨

积雨沉秋汉,寒云没太清。

长林迷去路,栖鸟暗闻声。

天地何曾别,江山此一更。

坐观烟暝阔,徒有古今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中秋冯紫光过雷峰二首(其一)

年光惊易过,忽忽又中秋。

不见故人久,相携山径幽。

白云横岭路,黄叶断溪流。

借问生涯事,百年谁短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中秋冯紫光过雷峰二首(其二)

客心差不俗,僧况亦殊清。

共坐长林下,难忘故国情。

水流寒雁影,林噪暮鸦声。

郑重怜兹日,蒹葭白露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梁同庵书辞北上赋此寄别兼讯祖心弟

因乱频相失,惊闻复远行。

长安从旧路,出处此时情。

万里山川险,三春风雪清。

故人犹可晤,期以慰生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