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义士婴墓(其一)

国士蒸尝阔,孤坟意外逢。

碧生沿郭树,寒彻下方钟。

谷势包宁武,河流撼秀容。

郡人疏掌记,遗恨满西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因笃对程义士婴墓的凭吊之作。首句"国士蒸尝阔"表达了对程义士高尚品格的追忆,"阔"字可能寓指他的影响力深远。次句"孤坟意外逢"则描绘了诗人意外发现墓地的场景,流露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碧生沿郭树"通过描绘环绕墓地的青翠树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哀伤的氛围,"寒彻下方钟"则暗示墓地的寂静和凄凉,连钟声都显得寒冷刺骨。

"谷势包宁武,河流撼秀容"两句运用了壮丽的自然景象来烘托墓地的地理位置,"包"和"撼"字生动描绘了山谷与河流的力量,映衬出程义士的豪迈气概。

最后两句"郡人疏掌记,遗恨满西峰"表达了当地人们对程义士事迹的淡忘,以及对他未能得到更好记载的遗憾,这种遗憾之情凝聚在西峰之上,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对墓地环境的描绘和对历史遗忘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程义士的敬仰和对其身后事的惋惜。

收录诗词(51)

李因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程义士婴墓(其二)

藉地愁无似,凭高泪不穷。

古渠移数壑,新雨落双虹。

故国浮云外,中原蔓草中。

乱余忆黄绮,流汗浃臣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良乡

王畿千里余,赤县首三辅。

佳气来阊阖,去天如韦杜。

古时封内地,多以蕃同谱。

凡温及应韩,历历皆可数。

朔风日暮急,惨淡过戎伍。

二南有遗泽,流恨兼今古。

附海无细波,附岳无卑岵。

所以封泰山,尝先禅梁父。

约略计斯城,初不下万户。

胡为兵戈中,筑堞失完土。

还闻东土人,据地列田圃。

自云托国家,一一皆肺腑。

大兄侍中郎,中兄司卤簿。

季子未拜恩,鲜衣缠华组。

安坐召县官,促装揖州府。

还家自生光,道上人如堵。

兼金旧络马,百宝新装弩。

貂首大秦珠,可充千万估。

牛羊盈其门,珠玉盈其庑。

堂上斗酒会,健儿鸣钟鼓。

大妇工锦瑟,中妇歌《金缕》。

小妇贵家子,徐徐调鹦鹉。

吾欲终此曲,此曲闻者苦。

长安连狭邪,日月通前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侍御鹤冲金公死难诗

朔风吹高林,颓浪日东逝。

乱起如于风,他心何可制。

当年金直指,受命乱军际。

破产捍危城,捐躯先自誓。

所志无依违,天阶有崇替。

追攀三月弓,一体殉先帝。城下洄?水,湛兰清且厉。

蛟螭不敢游,雨雪常相蔽。

身前有君臣,身后有伉俪。

附祀得三坟,累累还相拟。

呜呼板荡初,麟获伤反袂。

懦愚务苟随,翻觉生死细。

丈夫重末路,吾道观衰世。

要当去取明,底论谋不济。

下马拜斯人,关河空洒涕。

为赋《大招篇》,自投流水澨。

春秋煐膋萧,吉日迨邦祭。放?灵之来,神哉般流睇。

其下若风马,北来行甚锐。

默坐眺八乡,奚须环奇丽。

四围春草生,千载哀湍闭。

死者长已矣,存者德音继。

吾爱孝廉公,保孤存本系。

婴杵获同心,幽明事一例。

况复故司徒,宗邦多遗惠,敝庐咫尺间,闻政如鲁卫。

直指西巡狩,秦天一再霁。

至今共伏腊,先后垂棠碣,悠悠吾所思,乃在江海裔。

从泣战城南,美人空迢递。

泫然登斯祠,慷慨感深诣。

澄波既终古,皎月无年岁,白云著为堂,嘉夜著为砌。

东西植梧桐,左右种椒蕙,上有双凤凰,飞鸣何嘒嘒。

寄谢后来人,闻风同勖励。

形式: 古风

奉答约生表兄闻余过军都(其一)

二雅沦胥久,诸陵陟降悬。

书同西狩日,客在北征年。

旧德留乡社,中人食祭田。

感君歌有泪,遥洒白浮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