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

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郎。

初觉顶寒生远吹,预忧头白透新霜。

堪窥水槛澄波影,好拂花墙亚蕊香。

知有芙蓉留自戴,欲峨烟雾访黄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轻薄如蝉翼般在夕阳下摇曳,不适合春天之前赠予情郎。
起初感觉到头顶的寒风吹过,预感到新霜会让我头发早白。
可以欣赏到清澈池边栏杆倒映的波光,喜欢轻轻拂过花墙,感受花蕊的香气。
知道有芙蓉花想留给我佩戴,我想要穿过烟雾去拜访那黄色的闺房。

注释

蝉翅:比喻花瓣的轻薄。
顶寒:头顶的寒冷。
新霜:形容秋天的霜降,这里暗指白发。
水槛:池塘边的栏杆。
亚蕊香:靠近花蕊的香气。
芙蓉:荷花的别称。
黄房:可能指代女子的居所,因古代有以黄为贵的观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精巧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激。诗中“薄如蝉翅背斜阳”描绘了一幅春日微光之下的温馨画面,其中“蝉翅”形容纱巾之轻薄,既是物象的细致刻画,也隐喻了友情的轻柔与珍贵。接着,“不称春前赠郎”表达了对赠予此物的感激之情,暗示着这份礼物非同小可,是在春日里特意选取的。

“初觉顶寒生远吹”则转换了气氛,从温暖的春光转向冬日的萧瑟,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这里,“预忧头白透新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通过“头白”这一老态象征着时间流逝和年华增长,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下片“堪窥水槛澄波影”等句,则描写了一副闲适自得的生活场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美好的情感寄托,“好拂花墙亚蕊香”则是对这种宁静中的细微享受的捕捉,通过触动鼻息的清新花香,传达出一份超脱尘世的喜悦。

最后两句“知有芙蓉留自戴,欲峨烟雾访黄房”中,“芙蓉”作为高贵之物象征,再次回到了对赠礼人的感激与尊崇。同时,这也是一种精神寄托,通过寻找超凡脱俗的美好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向往。而“欲峨烟雾访黄房”则是对友情深处的一种期待和追求,即便是在世间纷扰与迷离中,也要去探寻那份纯洁而恒久的情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以及对友情深挚而持久的赞美。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袭美以鱼笺见寄因谢成篇

捣成霜粒细鳞鳞,知作愁吟喜见分。

向日乍惊新茧色,临风时辨白萍文。

好将花下承金粉,堪送天边咏碧云。

见倚小窗亲襞染,尽图春色寄夫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

到春犹作九秋鲜,应是亲封白帝烟。

良玉有浆须让味,明珠无颣亦羞圆。

堪居汉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

珍重更过三十子,不堪分付野人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

霞骨坚来玉自愁,琢成飞燕古钗头。

澄沙脆弱闻应伏,青铁沈埋见亦羞。

最称风亭批碧简,好将云窦渍寒流。

君能把赠闲吟客,遍写江南物象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其一)

近来唯乐静,移傍故城居。

闲打修琴料,时封谢药书。

夜停江上鸟,晴晒箧中鱼。

出亦图何事,无劳置栈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