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络纬》由明代诗人朱之蕃所作,描绘了络纬(即纺织娘)在夜晚的鸣叫声,以及它对诗人情感的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句“谁遣缫车彻夜鸣”,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是谁让这缫车般的络纬在夜晚不停地鸣叫,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接着,“频催云锦织当成”一句,将络纬的鸣叫声比作催促着云锦的织成,形象地表现了络纬声音的节奏感和持续性,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微妙联系。
“送来枕上萦诗思,听向床头系旅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络纬的声音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连结。枕上萦绕的诗思,床头系着的旅情,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独特感受,也表达了他对生活、对远方的深深思念。这里,诗人的情感与外界的自然现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富有诗意的意境。
接下来,“露濯篱英增绚烂,风传邻杵和凄清”两句,通过描绘露水洗涤花朵使其更加鲜艳,以及风吹过邻家捣衣声的凄清,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这些自然景象与络纬的鸣叫声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和复杂。
最后,“冰蚕瓮茧知难觅,何似秋虫巧弄声”两句,以冰蚕瓮茧的难以寻觅,反衬出秋虫鸣声的巧妙与难得。这里的对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之情。
综上所述,《络纬》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感的细腻捕捉。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意,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意境,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