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宗秀才惠诗七首(其一)

五世儒冠愧甲门,沧浪何意濯尘缨。

不嫌山鬼揶揄笑,宁得齐儿舒缓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我家世代读书人,却感到羞愧不如那些出身显赫之家,
在沧浪这样的清流中洗涤我污浊的官帽,这本不是我的初衷。

注释

儒冠:指世代读书人的身份,古代读书人常戴儒冠。
甲门:指贵族或显赫人家。
沧浪:古代江名,这里象征清流。
尘缨:古代官员的帽子上装饰有尘土,比喻官场的污浊。
揶揄笑:嘲笑、讽刺。
齐儿:平民百姓,这里可能暗指不看重名利的人。
舒缓名:舒展名声,即不在意名声的好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作品,题为《和宗秀才惠诗七首(其一)》。诗中,作者以“五世儒冠愧甲门”开篇,表达了对自己家族虽世代书香却未能显赫的自谦,暗示了对功名的淡泊。接着,“沧浪何意濯尘缨”借用沧浪之水洗涤尘世污垢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功名束缚,向往自由无拘的生活态度。

“不嫌山鬼揶揄笑”一句,诗人选择与山鬼为伍,即使遭受嘲笑也不以为意,显示出其超脱世俗的眼光和坚韧的人格。最后,“宁得齐儿舒缓名”化用“宁为鸡口,毋为牛后”的典故,表明宁愿保持清高,也不愿追求那些表面的虚名。整首诗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坚守自我品格的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和松坡刘迂诗二首(其二)

碌碌随人未足旌,折腰趋走太清生。

绝怜抗直陈公子,晚欲凭书入帝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松坡刘迂诗二首(其一)

秋来吾亦爱吾庐,松菊交情未省疏。

底逐风埃轻去鲁,尚馀客气欠消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和武公望雪梅五首(其五)

水精宫阙偏宜汝,铁石心肠肯受欺。

应笑蜡梅犹族姓,祇堪薪槱荐晨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和武公望雪梅五首(其四)

腊残春到无多日,留得清芬伴颂椒。

却放东风吹冻裂,遣渠堤柳又新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