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写师真请赞(其十二)

画出不堪,弃智杂毒。赞之不是,厌身桎梏。

一十三处坐道场,二时粥饭何曾足。

日里夜行,投明暗宿。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他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但画中的内容反映出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苦修。"弃智杂毒"表达了他舍弃世俗智慧和杂念的决心,"赞之不是,厌身桎梏"则揭示了他对赞誉的淡泊态度,视之为束缚。禅师过着严格的修行生活,在道场中日夜不停,连粥饭都难以满足,只能日行夜宿,寻求内心的解脱。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禅修者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物质生活的简单态度,体现了佛教禅宗的修行精神。

收录诗词(312)

释慧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十七)

虽有两条眉,不识一个字。

露柱未怀胎,面目却相似。说心说性,来与三斤麻。

撒屎撒尿,演出一大事。阿呵呵,见也么?

江南生皂树,江北出天萝。

形式:

答曾侍郎

辉天绰地金刚眼,再锻重烹铁蒺藜。

脱体顿抛无朕迹,瞎驴从此丧全机。

当阳活脱向上路,收放应须阔著步。

印泥印水目前观,日面月面没回互。

脱笼掣辔绝名模,棒喝交驰得也无。

不落化门成底事,紫罗帐里撒真珠。

形式: 古风

释迦出山相赞

大哉释迦文,福聚海无量。

此地少朱砂,赤土以为上。

我今稽首礼赞扬,留与人天作榜样。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楞严六根(其四)异舌知味

憍梵钵提知此味,苦涩咸酸那里是。

一举如能至梵天,超證如来真实义。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