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戴式之归天台歌

吾闻天台华顶连石桥,石桥巉绝横烟霄。

下有沧溟万折之波涛,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标。

峰悬磴断杳莫测,中有石屏古仙客。

吟窥混沌愁天公,醉饮扶桑泣龙伯。

适来何事游人閒,飘飖八极寻名山。

三花树下一相见,笑我萧飒风沙颜。

手持玉杯酌我酒,付我新诗五百首。

共结天边汗漫游,重论方外云霞友。

海内诗名今数谁,群贤翕沓争相推。

胸襟浩荡气萧爽,豁如洞庭笠泽月。

寒空万里云开时,人生聚散何超忽,愁折瑶华赠君别。

君骑白鹿归仙山,我亦扁舟向吴越。

明日凭高一望君,江花满眼愁氛氲。

天长地阔不可见,空有相思寄海云。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听说天台山华顶峰连着石桥,石桥险峻直插云霄。
下面是万折波涛的苍茫大海,上面则是千丈红霞的赤城山峰。
山峰陡峭,石阶中断,深不可测,其中有古老的石屏,似仙人居住。
诗人感叹混沌初开,担心天公不允,醉饮日出之地,为龙伯哭泣。
刚才为何闲游至此,我漂泊八荒寻找名山胜迹。
在三花树下与你相遇,笑我风尘仆仆的面容。
你递给我玉杯斟酒,赠我五百首新诗。
我们共结誓言,漫游天涯,再论云霞间的仙友情谊。
如今海内诗名显赫者,众多贤才竞相推崇。
胸怀宽广,气度潇洒,心境如洞庭湖、笠泽月般明净。
当万里晴空云开之时,人生相聚分离何其迅速,愁绪难抑,赠你瑶华以表离别。
你骑白鹿回归仙山,我乘小舟驶向吴越。
明日登高遥望,江面花影重重,满目愁绪。
天高地远,再见无期,唯有相思之情寄托于海上的云朵。

注释

华顶:天台山的最高峰。
巉绝:险峻,极高。
沧溟:古代对大海的称呼。
赤城:山名,此处指赤城山。
峰悬磴断:山峰险峻,石阶中断。
石屏:像屏风一样的巨石。
混沌:宇宙初开时的混沌状态。
扶桑:神话中的太阳升起的地方。
飘飖:飘荡,流浪。
三花树:传说中的仙树。
萧飒:形容风声凄凉。
汗漫:广阔无垠,漫游。
云霞友:指志同道合的仙人朋友。
翕沓:聚集,簇拥。
洞庭笠泽:泛指湖光月色。
瑶华:美玉,此处代指珍贵的礼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天台山的美丽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赞美。诗中“石桥巉绝横烟霄”一句,设定了整个仙境的宏伟气势;“下有沧溟万折之波涛,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标”,则展现了天台山雄伟壮丽的景象。诗人通过“峰悬磴断杳莫测,中有石屏古仙客”一句,强调了天台山的神秘与仙境的传说。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而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三花树下一相见,笑我萧飒风沙颜”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偶遇时的情景和心境。随后的“手持玉杯酌我酒,付我新诗五百首”,则是友人赠诗以表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朋友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友谊。诗中充满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最后,“天长地阔不可见,空有相思寄海云”一句,更是将这种离别之情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切相思之意。

收录诗词(148)

严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论家、诗人。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严参等8人,号“九严”。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 字:丹丘
  • 号:“三严”;又与严肃
  • 籍贯: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为董叔宏赋溪庄

问讯溪庄,景如之何,吾为平章。

自月湖不见,江山零落,骊塘去后,烟月凄凉。

有老先生,如梅峰者,健笔纵横为发扬。

还添得,石屏诗句,一段风光。主人雅兴徜徉。

每携客临流泛羽觞。

想归来松菊,小烦管领,同盟鸥鹭,未许相忘。

我道其间,如斯人物,只合盛之白玉堂。

还须把,扁舟借我,散发沧浪。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佩鹓鸿列。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天下事,吾能说;

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

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连珠池

小桥通南浦,夹道桑榆绿。

水绕若连珠,风传芰荷馥。

形式: 五言绝句

洞仙歌

云车鹤盖,三岛朝元后。绿意红情在梅柳。

想仙风从碧落次,吹得春来甘泉,喜见颜红宇秀。

承明厌直,小憩蘋洲,箫鼓行春此时候。

华堂深苍耸,天女遥闻,凭细问,应得年长视久。

喜苕霅邦人咏恩波,原有酒如渑,与公为寿。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