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百八十寺,过眼成墟,幸岚影江光,犹有天然好图画;
三万六千场,回头是梦,问善男信女,可知此处最清凉。
此联以清凉山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历史沧桑与自然美景交织的画面。上联“四百八十寺,过眼成墟,幸岚影江光,犹有天然好图画”中,“四百八十寺”借用佛教寺庙众多的典故,象征历史的厚重与变迁。“过眼成墟”则表达了时间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幸岚影江光,犹有天然好图画”则是对眼前山水之美的一种赞美,即使世事变迁,自然之景依然美丽如画。
下联“三万六千场,回头是梦,问善男信女,可知此处最清凉”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三万六千场”这一夸张的数字,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回头是梦”寓言人生如梦,一切皆为空幻。“善男信女”指的是信仰者,此处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里是最清凉之地,既是对清凉山自然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心灵深处清净之境的向往。
整联通过对比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以及对人生虚幻与内心清净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不详
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清代咸丰三年(1853)进士,授嘉兴知县。太平军起,参李鸿章军幕,以招抚流亡振兴文教为任。官至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
山温水腻,风月常存,几人打桨清游,倩小妓新弦,翻一曲齐梁乐府;
局冷棋枯,英雄安在,有客登楼闲眺,仰宗臣遗像,压当年常沐勋名。
钟阜割秀,青溪分源,咫尺接层城,叹禁苑全虚,尚留此寺;
谢傅棋枰,荆公第宅,去来皆幻迹,问孤墩终古,究属何人。
讲艺重名山,与诸君夏屋同居,岂徒月夕风晨,煮酒湖滨开社会;
抽帆离宦海,笑太守春婆一梦,赢得棕鞋芒袜,扶筇花外听书声。
大节匹阎公,取义成仁,青史从今尊县尉;
忠魂依处士,补梅招鹤,孤山终古属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