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佃六首(其六)

甲子行当健,今春逾往年。

日食几一升,颂诗尝百篇。

措心无他营,所慕维耕田。

贫贱固其分,畎亩诚多贤。

燕逸岂不娱,揣己难为安。

迩因老且病,众务惭身先。

徒以口舌劳,兀傲谁与怜。

君子贵自处,吾亦非苟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的《春佃六首》中的第六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人生选择。首句“甲子行当健”寓意年龄虽大,但应保持健康活力;“今春逾往年”则强调今年春天比以往更有生机。接下来,诗人通过“日食几一升,颂诗尝百篇”描绘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每日读书诵诗,生活简朴而充实。

诗中“措心无他营,所慕维耕田”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认为贫贱虽是本分,但田野中不乏贤能之人。他认识到虽然闲适的生活(如“燕逸”)有其乐趣,但个人的满足感难以从这种安逸中获得。由于年老体病,诗人感到自己在处理事务上力不从心,感叹“众务惭身先”。

“徒以口舌劳,兀傲谁与怜”表达了诗人对于空谈无为的自嘲,感叹无人理解他的孤傲。然而,他坚守君子之道,认为贵在自我修养,而非苟且偷生,这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独立人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劳动,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自省。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泐山

寒山有佳色,理策临清漪。

倚棹过绿玉,将以观冬犁。

舍舟登古岸,髣髴玉渊时。

所异谷与川,动静各有宜。

停步稍顾盼,抚景心相随。

遥遥望石门,双峰一径微。

梯穷万山出,忽然就长堤。

土屋三两间,依岩缚茅茨。

爨烟穿石窦,云影随高低。

下有丹溜潭,水落松风吹。

泠泠潭上人,分明见须眉。

乐此毕生平,耕锄复何辞。

古者食其力,辛苦当为谁。

日暮且归去,明春予再来。

形式: 古风

沈秀才融谷入山

何人江上来,面目清如水。

遥遥向石门,寻我万山里。

岩前青林舒,衣上白云起。

读书破万卷,相对难为似。

岂不释世纷,渊明曾一仕。

但存霜雪心,迟尔十年耳。

张灯酌流泉,寒燄入杯泚。

杯影与壁光,毕竟何者是。

言穷神自会,他时须记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次韵答杨伊水

竹院逢君处,相看古道存。

从来无剩法,惭愧独称尊。

新月窥人影,寒鸦代我言。

更寻晴雪夜,移榻破云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晚登风幡阁

望处江山旧,凭高独怆然。

曾随章贡水,直抵秣陵天。

六月溪楼上,三年樵舍前。

风光今夕异,抚景倍流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