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佛阁

渚云弄湿,烟缕际晚,江国遥碧。鸿过无迹。

怕闻野寺孤钟动凄恻。小桥路窄。

疏袖暗拂衰草,愁听蛩语还寂。

可堪过了,龟纱负瑶席。荏苒露华白。

一夜秋窗惊晓色。柳影孤危,残蝉空抱叶。

想摇落关情,归梦频折。物华消歇。

尽倒断寒塘,幽香先灭。怨红供、拒霜啼颊。

形式: 词牌: 绕佛阁

翻译

水边的云雾湿润了晚霞,江面上的远方一片碧绿。大雁飞过不留痕迹。
害怕听到野外寺庙孤独的钟声,触动内心的悲伤。小桥狭窄的小路。
轻挥衣袖,不小心碰到了枯草,更觉凄凉,只能静静地听虫鸣声。
怎能忍受,离开那如玉的瑶席,时光匆匆,露珠已变白。
一夜秋窗,清晨的光线带来惊喜。孤零零的柳树,残蝉空守落叶。
恐怕秋天的凋零触动离别之情,归乡的梦一次次破碎。美好的事物渐渐消逝。
满眼望去,寒冷的池塘只剩残荷,幽香消失。红花似有怨恨,霜降时分,如拒霜般哀鸣。

注释

渚云:水边的云。
烟缕:傍晚的炊烟。
江国:江边的国家或地区。
鸿过:大雁飞过。
野寺:野外的寺庙。
蛩语:蟋蟀的叫声。
龟纱:精致的纱帐。
瑶席:珍贵的竹席。
荏苒:形容时间流逝。
露华:露珠。
晓色:清晨的色彩。
柳影:柳树的影子。
残蝉:秋天的蝉。
摇落:凋零。
归梦:思乡之梦。
物华:自然的美好景物。
拒霜:植物名,即芙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张艾的《绕佛阁》。从词的内容来看,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渚云弄湿,烟缕际晚,江国遥碧。”开篇三句便营造出一种水乡暮色中的静谧氛围,江水在远处流淌,带着一点蓝色的忧郁。这里的“渚”指的是水边的小洲或沙滩,“弄湿”则是云雾濡湿了这些地方,营造出一种水乡迷离的情景。

“鸿过无迹。”这句用了典故,意指大雁飞过天际,却留不下痕迹,比喻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这里的“鸿”是指大雁,而“过”则表达了一种离别和流逝。

“怕闻野寺孤钟动凄恻。”作者表达了对寺庙中孤独钟声的恐惧,这钟声在空旷的晚风中回荡,带来了无尽的凄凉感。这种感觉是人们对寂寞和孤独的共同体验。

“小桥路窄。”这里的小桥和窄路,描绘了一种隐秘幽静的空间,让人不禁联想到了人生的崎岖与选择的狭窄。

接下来的“疏袖暗拂衰草,愁听蛩语还寂。”则是对秋夜中人们独处时的情感写照。这里的“疏袖”指的是衣袖宽松,而“暗拂”则表现了作者在月光下轻抚着野外的衰草。同时,蛩虫的鸣叫声也让人感到心中的寂寞。

以下几句“可堪过了,龟纱负瑶席。荏苒露华白。一夜秋窗惊晓色。”则是对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龟纱”指的是古代的床帐,而“负瑶席”则是一种精致的装饰,这里形容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接着,秋天的露水在叶尖上凝结成珠光宝气的景象,更是突显了时间流逝后的凄美。

“柳影孤危,残蝉空抱叶。”这里的柳树投下孤独的影子,而那些已经失去了歌声的蝉虫,只能空握着枯叶。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生命力在秋天的衰退,以及对逝去美好的留恋。

“想摇落关情,归梦频折。物华消歇。”作者表达了想要摆脱那些与过往的牵挂,但又总是在梦中与它们不断地告别。这里的“物华”指的是世间万物,而“消歇”则是对这些美好事物最终都要逝去的感慨。

最后两句“尽倒断寒塘,幽香先灭。怨红供、拒霜啼颊。”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在秋冬交替时期的消亡,以及个人情感的绝望。这里的“断寒塘”形容了水面被冷风一夜之间凝固,“幽香先灭”则是在告别即将逝去的花香。最后,作者对供奉的红色食物(可能是祭祀用的)和拒绝霜冻啃咬颊边(形容极度寒冷)的感慨,也反映了对生命消逝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过往美好的留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收录诗词(3)

张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解语花

轻雷殷殷,小枕惊回,帘影摇庭户。嫩凉遥度。

江云堕、结作西窗暗雨。闲阶静伫。

叹疏袂、愁宽一缕。凭画栏,润叶鸣条,总是安秋处。

因唤扁舟晚渡。渐闻歌招得,采菱俦侣。临平归路。

花无数、应识汀洲倦旅。飞红怨暮。

长趁得、断鸿南浦。闲枕衾,谁更无聊,应最怜纨素。

形式: 词牌: 解语花

再游浯溪

一年两檄过浯溪,□上?亭□□□。

笑□兴亡千古□,□□崖石与天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玉兔净居诗

何事回真馆,标名作净坊。

金园存废趾,玉兔效殊祥。

跃汉劳罝网,环山莹雪霜。

来疑昆岫出,去讶月轮藏。

隐显经千载,薰修荫一方。

宝坛隳道祖,华榜耀空王。

奥域居全晋,灵祠接庆唐。

烟霞生四面,楼殿起中央。

映日杉阴合,飘空磬韵长。

伊余闻胜槩,宁惜寄篇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如梦令.秋怀

送过雕梁旧燕。听到妆楼新雁。

菊讯一何迟,倒尽清樽谁伴。魂断。魂断。

人与暮云俱远。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