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赏芍药四首(其四)

紫泥封后未言归,半下朱帘昼漏稀。

郑国由来歌芍药,卫人何用采葑菲。

开齐似剪霞添色,盛极惟愁月减围。

闻说花时多胜集,阁门向晚尚留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内阁赏芍药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哲思。首句“紫泥封后未言归”,以紫泥封印象征着官场的繁忙与权力的象征,暗示了诗人虽身居高位却心有所归,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接着,“半下朱帘昼漏稀”描绘了一幅半掩窗帘、日光微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郑国由来歌芍药,卫人何用采葑菲。”这两句运用典故,借郑国歌唱芍药和卫人采集葑菲的故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珍惜,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芍药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象征着美丽与短暂,葑菲则代表了平凡与实用,对比中流露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开齐似剪霞添色,盛极惟愁月减围。”这两句将芍药盛开的景象比作剪裁出的彩霞,增添了色彩,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繁盛与美丽。同时,诗人又担心月圆之后会逐渐减少,隐喻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表达了对盛景不常的忧虑。

最后,“闻说花时多胜集,阁门向晚尚留扉。”点明了赏花的热闹与欢聚,以及宴会结束时的不舍与留恋。阁门未闭,暗示了主人或宾客对相聚时光的留恋与不舍,也预示着未来的再次相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沈石田寄太湖图

远寄萧萧十幅图,霞明雾暗雨模糊。

眼中觉我无云梦,胸次知君有太湖。

溪壑怀人如有待,烟云入手若为逋。

黄金万树秋风里,拨棹西来莫滞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吊文山遗墨

柴市悲风昼作阴,遗言一字抵千金。

青泥不化苌弘血,白日还昭豫让心。

千古乾坤留突兀,六丁雷电下搜寻。

贻书好为参元贺,免使英雄泪满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彭都指挥督饟南还

横槊临江气亦豪,风流文彩映戎韬。

尊前暂借留侯箸,家世曾传吕氏刀。

白下看花怀契义,湟中积谷仗贤劳。

前人名在凌烟阁,飒爽犹怀鄂与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延哲初就外傅

宫墙数仞岂云低,童子何知亦许跻。

问学不殊山进止,吾伊只在巷东西。

诗书老去还堪付,头角年来欲渐齐。

胜事要留为世讲,庾郎非是厌家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