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龙山景色的萧瑟与宁静。首句“黄落龙山暮”以“黄落”二字形象地勾勒出秋叶凋零的景象,与“龙山暮”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衰败的氛围。接着,“天高霁色澄”一句,通过“天高”与“霁色澄”形成对比,展现了天空的辽阔与晴朗,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明快的色彩。
“栖岩方自若”,诗人以“栖岩”自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独立。“吾子亦难能”,则流露出对友人的赞赏与理解,即使在艰难时刻,也能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
后两句“家学潜东国,时文斥茂陵”揭示了诗人的背景和志向。他提到自己在东方国家学习,而“时文斥茂陵”则可能暗指他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甚至可能与当时的文化中心或权威有所对立,显示出其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风格的决心。
最后,“遥知见怀处,诗就耿寒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在寒冷的夜晚,友人的一封信或一首诗,如同寒夜中的灯火,温暖而明亮,照亮了彼此的心灵。这不仅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也是对友情深厚、精神相通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友情的独特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保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坚韧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