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日家园春始阑,祫衣爱点丹鳞蜿。
软尘从踏青门道,绀雪频侵霜剑寒。
渐老巳拚消槁木,送愁无那翻红湍。
寒潮暄晕青皋路,干梦如泥不耐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家园春天逝去的感慨。首句“昔日家园春始阑”,以“春始阑”形象地写出春天即将过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换星移。次句“祫衣爱点丹鳞蜿”,通过“祫衣”和“丹鳞蜿蜒”的细节,可能指的是华丽的服饰或图案,象征着过去的繁华与生机。
第三句“软尘从踏青门道”,“软尘”和“踏青门道”描绘出春天游人如织、热闹的景象,但如今只剩下“软尘”和“寒”,透露出一种空寂感。接下来,“绀雪频侵霜剑寒”运用比喻,将雪花比作“绀雪”,形容其颜色深蓝,与“霜剑”相结合,营造出冷峻而凄清的氛围。
诗人感叹自己逐渐老去,“渐老已拚消槁木”,意指岁月使人生如枯木,不再有生机。最后一句“送愁无那翻红湍”,“红湍”可能象征激流或情感的波澜,诗人借以表达无法排遣的愁绪,如同河水般翻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听之无闻杳希夷,可左泛兮可右移。
丹灶烟轻飞武火,明窗尘细弄婴儿。
动而愈出弱频用,失亦若惊辱较宜。
气母欲抟抟不得,流珠常惜去人时。
或奔月窟或天根,云鬓晨晞玉女盆。
榆筴含刑月在卯,黄芽出险卦临屯。
流乌亭午无留影,顾兔中宵失暗痕。
一笑三峰痴姹女,残脂断粉弄精魂。
藤倚芦交两不关,星星石火迸斑斓。
一时齐现∴三点,诸品无馀道入还。
枯木何妨春色㬉,絮泥却遣柳枝鳏。
牛头鸟散无消息,柏子庭前翠色閒。
若人以色以声求,捏目空中乐主楼。
安养霎时清旦雨,双林依旧夜星流。
狮王乱击红颜定,鹙子难忘芳饵钩。
为问灵云能再见,刹竿正倒不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