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蜀成王的《拟古宫词一百首(其十五)》描绘了一幅深秋雨夜的宫廷景象。"银床雨滴伴苍梧",银床指的是月光洒在地面如银色的床铺,而雨滴声与远方的苍梧(传说中的神木,此处可能象征宫殿的高大)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香烬孤窗暗鸭炉",香烬即燃尽的香,暗鸭炉则暗示炉火微弱,孤独的宫女在昏暗中守着炉火,增添了寂寞之情。
"湿气生寒人迹少",秋雨带来的湿气使得空气变得寒冷,宫中人迹罕至,更显空寂。"紫苔重叠满金铺",金铺可能指金色的地面或装饰,紫苔的生长则反映出长久无人打理,透露出宫中荒凉和衰败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宫内院的冷寂与凄清,寓含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