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溶溶睡鸭池塘碧,垂杨一带和愁织。

挽就翠云毬,飞花何日休。

游丝风力小,风定丝还袅。

教学海棠颠,红桥春可怜。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张祥河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池塘边的生动画面。

“溶溶睡鸭池塘碧”,开篇以“溶溶”形容池水的宁静与清澈,“睡鸭”则赋予了池塘生机,仿佛鸭子在水中悠闲地游弋,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碧”字则点明了池水的颜色,给人以清新之感。

“垂杨一带和愁织”,接着描绘了岸边垂柳的景象。垂柳如同女子的长发,随风轻摆,似乎在编织着某种情感。这里的“愁”字,既可理解为诗人内心的情感投射,也可解读为柳条随风摇曳时带有的轻微波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挽就翠云毬,飞花何日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翠绿的柳球(即柳球,柳树上结成的球状物)与飘落的花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然而,诗人却在“何日休”三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感慨。

“游丝风力小,风定丝还袅。”游丝是指随风飘动的细丝,这里用以比喻轻盈的柳絮或花瓣。即使在微弱的风力下,这些游丝依然轻盈地飘荡,展现出自然界的柔美与和谐。

“教学海棠颠,红桥春可怜。”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海棠花与红桥。诗人通过“教学海棠颠”这一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海棠以活泼的生命力,仿佛它在春风中翩翩起舞。而“红桥春可怜”则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叹与怜爱,红桥在春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情感的春日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

收录诗词(93)

张祥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为黄砚北题素舫小影即送其之官山右

抛残蝶梦,正娇莺啼起。悄向东风等閒倚。

对花枝如玉、人面如花,浑不分,春在帕罗香底。

飞凫萦别思,黄九词工,写上乌丝语犹绮。

唱与古旗亭、拍遍玲珑,有一曲、阑干十二。

莫是證、兰因渺天涯,算影里、前身絮泥谁记。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貂裘换酒.砚北填词图

纸阁留香久。夜沈沈,歌翻宛转,催馀铜斗。

醉拂珊瑚齐击节,酒绿镫红时候。

应唱彻、伊人檀口。

艳冶消磨频客里,岂输他、修史围红袖。

君自比、晓风柳。年来我亦伤春瘦。

洗丝桐、评量乐部,几回搔首。

惹起江南花落恨,不嫁娉婷空负。

听羌笛、楼中吹又。

檀板金尊谁与共,但何缘,閒却填词手。

愁把盏,月当牖。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摸鱼子.改七芗团扇小影

甚年年、剪绡矾绢,无声诗恣题稿。

寻常行路葫芦样,白眼写来多少。团扇小。

定悟彻、前身明月怀中抱。风流绝倒。

问褒鄂淩烟,尹邢对镜,此意共绵渺。

春愁醒,鸾尾白云乍埽。麻姑输与仙爪。

瑶坛露净祛尘想,领取笔端神妙。秋信早。

尽瘦向、吟边恰有团栾好。冰壶玉照。

更蛛网频除,蟫香细爇,蝉翼一痕罩。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浣溪沙.小重山房图题者殆遍,秋日得一二交好。书询及园居风景,将以此图寄之,展阅旧所为小重山令四解,意有未尽,为补三阕于后(其一)

净埽蛛尘四壁空。小屏山叠石玲珑。

背山三面水如弓。

午枕倦听菰叶两,晓阑寒耐柘枝风。

碧愔愔地药炉红。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