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风水洞》,通过对风水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君言洞好定非虚"表达了对洞穴景色的高度认同,认为其美名并非空穴来风。接着的"只恐诗佳洞不如"则暗示了洞中景致可能比诗中的描述还要优美。
诗人以"两脚若能随杖屐,一生何用更轩车"表达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如果能常伴杖履游历山水,那么乘坐华丽的车辆就显得多余了。"听风听水纵横说,随醉随醒烂漫书"进一步描绘了在洞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听着风声水声,随意书写,无拘无束。
最后两句"不解九重城里路,有人尘土化衣裾"则流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疏离感,他不愿涉足繁华的都市,宁愿在自然的怀抱中净化心灵,让尘土变为身上的衣裳,象征着超脱世俗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风水洞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展现出一种隐逸淡泊的人生态度,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