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瞿士雅所作的《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态度,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短暂和虚幻的深刻思考。
首联“不向人间与命争,也曾狂走趁浮名”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破,他不再与命运抗争,也不再追逐那些虚无的名声。这里既有对过去追求功名的反思,也有对当下淡泊名利的自省。
颔联“兴来小豁胸中气,醉后焉知世上情”则描绘了诗人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在兴致来时,他能暂时释放内心的压抑;在醉酒之后,他或许能暂时忘却尘世的纷扰,获得心灵的宁静。
颈联“一觉晓眠殊有味,百年如梦竟何成”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人认为,一次良好的睡眠,或是一段短暂的休息,都能带来独特的满足感。而整个人生,就像一场梦,最终究竟能留下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沉追问。
尾联“因思往事真堪笑,未肯徒然过此生”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诗人对自己过往生活的反思。他认为,回顾过去,很多事情都显得可笑,但重要的是,他不愿意让自己的生命白白流逝,希望能够有所作为,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名利、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语言平实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