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引谚

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古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简短的四句,传达了对智慧与职责的理解。首先,“不聪不明,不能为王”,意味着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判断力,否则无法有效治理国家。这里的“聪”指的是听觉上的灵敏,而“明”则代表视觉上的清晰以及思维上的明智。这句强调了领导者在决策时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信息的重要性。

接着,“不瞽不聋,不能为公”,进一步阐述了在公共事务中,领导者同样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公正的立场。这里的“瞽”指失明,象征着忽视或误解信息;“聋”则指听力障碍,比喻对不同声音的排斥或不闻不问。这句话提醒我们,作为公职人员,应当倾听各方意见,保持客观公正,避免偏见和盲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强调了智慧、公正、开放对于领导者的不可或缺性,以及这些品质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价值。它不仅适用于古代的君主和官员,对于现代的领导者也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收录诗词(230)

无名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商子引谚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形式:

商子引语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形式: 押[庚]韵

邹子引古语

截趾适履。孰云其愚。何与斯人。追欲丧躯。

形式: 四言诗 押[虞]韵

《吕氏春秋》引鄙谚

居者无载。行者无埋。黄金累千。不如一贤。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