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授轩

制止遗踪底处寻,相传笔授此丛林。

毗卢四万八千卷,正要墨池如许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无法在何处寻找遗留的痕迹,
听说这里是笔法传授的圣地。

注释

制止:阻止或寻找。
遗踪:遗留的痕迹或踪迹。
底处:具体位置或尽头。
相传:据传或传说。
笔授:传授笔法。
丛林:这里指书法艺术的聚集地或寺庙。
毗卢:佛教中的一尊大佛名,象征智慧。
四万八千卷:极言数量众多,形容藏书丰富。
墨池:古代文人磨墨的地方,比喻学问渊博。
如许:如此,这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信孺的作品,名为《笔授轩》。从这短暂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高超造诣。

"制止遗踪底处寻" 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探索古代书法家笔迹的意志,似乎是在追寻那些埋藏在历史深处的艺术秘密。"相传笔授此丛林",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书法技艺传承的重视,将这种传承比作一片茂密的森林,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的精髓。

"毗卢四万八千卷" 这句话出自佛经,用以形容巨大无边的数量。诗人借此来形容书法作品的丰富与广博,显示了他对书法艺术无穷尽的追求和敬仰。最后一句 "正要墨池如许深" 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即书写之技巧应达到如同深不可测的墨池一般,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要求,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

整体来看,方信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尊崇和对书法艺术的精湛研究,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身对于书法技艺的高超造诣与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20)

方信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资福寺罗汉阁

千柱依然跨宝坊,庭前柏子久荒凉。

明珠白璧无人识,赖有斯文万丈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铁柱

崔嵬十二峙乾和,五柱何如马伏波。

败堑颓垣今日见,想曾荆棘汉铜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陵山

龟趺无处问行踪,惆怅连江荔子红。

铁铸崔嵬真大错,骊山铜柱久成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悬钟

绝壁初无路可通,何人特地铸金钟。

神仙底处应难诘,弹落馀声和涧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