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朱同的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十年江上忆茅庐”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江上漂泊,心中怀念故乡茅屋的生活。他通过“故托毫缣写旧居”表达出对往昔生活的眷恋,希望通过绘画再现那片熟悉的土地。
第二句“济世可堪终稼穑,莅民无计禦樵渔”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职责的反思,认为济世救民的理想难以仅凭农耕生活实现,治理百姓也无法完全避免渔夫樵子的生活状态。这流露出他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和无奈。
“久知心远怀桑梓”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即使身在官场,也长久地思念着自己的乡土。而“已喜身閒弃簿书”则表达了诗人对摆脱繁琐公务,享受闲暇时光的欣喜,以及对回归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
尾联“云麓真山应会见,莫看图画赋归欤”以期待的口吻说,虽然未能如愿画出心中的云麓书隐图,但诗人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真正回到那片山水之间,过上理想中的隐居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