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仙姿合受尘凡垢,蜚语心惊。不是无情。

怕是情多转误卿。何如莫约箫台凤,惟伴笼鹦。

绣户长扃。对念如来般若经。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采桑子》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细腻,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仙风道骨与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仙姿合受尘凡垢”,开篇即以仙人的姿态入题,暗示了主人公虽拥有超凡脱俗之姿,却不得不面对世俗的尘埃与困扰。“蜚语心惊”则点明了外界流言蜚语带来的冲击与不安,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敏感与脆弱。

“不是无情。怕是情多转误卿。”这一句转折,从对世俗的无奈转向对情感的探讨。在情感面前,即便是仙人也难以完全免疫,情感的丰富反而可能成为误人的根源。这里既是对情感的反思,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何如莫约箫台凤,惟伴笼鹦。”通过对比,提出了一种更为超然的生活态度——远离世俗的纷扰,选择与自然界的生灵为伴,或许能获得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这里的“箫台凤”象征着高洁与自由,“笼鹦”则代表了被束缚与限制。

“绣户长扃。对念如来般若经。”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主人公希望在封闭的绣户中,通过冥想与诵读佛经,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绣户的封闭象征着对外界喧嚣的隔绝,而“般若经”则是佛教智慧的象征,寓意着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采桑子》不仅展现了顾贞观对于情感与生活的独特见解,更蕴含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示道侣

玉炉火候温温也,炼就飞霞,结就丹砂。

一夜华池静月华。春深景物还多丽,映雪黄芽。

并蒂金花。持过南国姹女家。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

不知谁唱秋江曲,唤起离鸿。西去孤蓬。

心逐江流却向东。佩珠欲解蘅皋冷,莫采芙蓉。

满镜愁红。寂寞怜卿别后同。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

遥天欲暝重回首,不是燕山。却是吴山。

几点烟萦几翠鬟。登临已改双逢鬓,才度边关。

又度江关。心逐飞鸿一昔还。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真珠帘

樱桃宴罢人归后。正烟笼淡月,疏窗如画。

红药栏边,当日新携素手。

睡起微闻花叹息,似记得、星星密咒。依旧。

对漂香泊粉,几枝春瘦。别久。

心期轻负,为深怜痛惜,越添僝愁。

十载绮罗情,付昨霄残酒。

谁道酒醒都是恨,只刬地、晓风杨柳。知否。

古今来一例,断肠回首。

形式: 词牌: 真珠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