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同仁常毗卢庵共话》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毗卢庵中畅谈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寻胜探幽不厌频”,表达了诗人对探索自然美景的热爱,不辞辛劳,频繁前往。接着,“心閒别是见清真”一句,点明了在心灵宁静的状态下,能够更深刻地领悟到事物的本质和真谛。
“偶携艳语来僧舍”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偶然带着风趣的话语来到僧舍相聚的情景。“虽戴乌纱是隽人”则通过乌纱帽这一细节,巧妙地将友人的身份与智慧相联系,暗示他们不仅是儒雅之士,更是智者。
“语至移时常近夜,坐当暖处乍疑春”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交谈的深入和时间的流逝,即使是在寒冷的夜晚,友人们的对话也如同春日般温暖人心。这里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香林亦是看花地,梅影当窗渐有神”以香林和梅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梅花的影子映照在窗户上,仿佛赋予了空间以灵魂,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