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老僧闻一以画扇见贻诗以答之

老僧能琴复能画,八十四龄何潇洒。

扇头贻我潇湘景,彷佛闻有飞泉泻。

乞师即来一鼓琴,移将万壑寒松林。

霜钟一醒青莲耳,流水长清太白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广陵老僧闻一以画扇见贻诗以答之》。诗中描绘了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僧,不仅擅长弹琴,还精通绘画,其作品展现了潇湘山水的壮丽景色,仿佛能听到飞瀑的潺潺水声。诗人通过这幅画扇,感受到了老僧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的前两句“老僧能琴复能画,八十四龄何潇洒”赞美了老僧多才多艺,虽已高龄,却依然风度翩翩,洒脱自如。接着,“扇头贻我潇湘景,彷佛闻有飞泉泻”描述了老僧赠予诗人的画扇上,生动地描绘了潇湘地区的山水风光,仿佛能听到瀑布倾泻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后两句“乞师即来一鼓琴,移将万壑寒松林。霜钟一醒青莲耳,流水长清太白心”表达了诗人希望老僧能够亲自演奏一曲,将那万壑中的寒松林搬至眼前,让霜钟唤醒心中如青莲般的纯净,让流水之声长久地净化心灵,寓意着对老僧艺术造诣的极高赞赏和对其精神境界的深深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老僧艺术作品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尚精神境界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与人文精神的深刻融合。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修复浮丘诗社有作

仙城三石三塿,似三神山随波流。

地道潜通第七洞,朱明门户惟浮丘。

浮丘丈人昔栖此,子乔吹笙翩来游。

浮丘伯与浮丘叔,兄弟一罗而一浮。

稚川来挹浮丘袖,丹井至今如龙湫。

海神珊瑚一再献,珊瑚知自珊瑚洲。

瀫阳浮丘结大社,吾越风雅凌中州。

前掩曲江后海目,埙篪一一相绸缪。

变乱以来遗响绝,后生不知分歌讴。

抗风轩中失领袖,诃子林里谁赓酬。

别裁伪体遍里巷,汉唐规矩同寇雠。

泰泉弟子多古调,兰汀青霞居其优。

我今欲作钟吕倡,欲得二三黎与欧。

南园东皋总荒草,坛坫复有浮丘不。

招携诸君理芜秽,胜事更与仙灵谋。

曜真之天再开辟,泉源福地持咽喉。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和惠州王子千太守初入罗浮宿冲虚观用东坡同子过游罗浮韵并以为寿

朱明曜真仙人京,太守入山天乐鸣。

洞天日月一沐浴,碧鸡红翠生光明。

天教太守主双岳,神君元是长庚生。

药市酒田暮治事,琪花瑶草朝省耕。

仁爱使民尽眉寿,岂徒一身聃与彭。

东浮西罗恣攀陟,车轮蛱蝶同身轻。

鲍女飞猿尚蹩躠,葛公哑虎徒狰狞。

铁桥自可到银汉,玉柱何用探金庭。

踏穷四百三十二,一峰一峰图且经。

泉源福地置飞阁,真一法酒留丹铭。

金马且复隐星宿,玉蟾岂必辞公卿。

冲虚玉简多秘祝,先为苍生求太平。

形式: 古风

王太守作见日亭成诗以美之

泰山鸡鸣始见日,罗浮夜半踆乌出。

南溟自是阳明谷,十日所浴光洋溢。

三足欲栖上下枝,天鸡惊起黑如漆。

珊瑚之树即扶桑,曜灵家在鲛人室。

牂牁大洋咫尺间,蓬莱一股何曾失。

未暾峰峰见东君,六螭先指浮山云。

金光直射散飞电,火轮千里烧氤氲。

玄黄鸡子连珠似,五色鸿蒙分不分。

罗山势与浮山并,见日有台当绝顶。

泰山日观高不如,俯视朱天最空迥。

台风每苦扶摇多,吹倒铁桥堕青冥。

重造飞亭今有谁,惠阳太守才天挺。

郁仪日日朝朱明,君为东道有馀情。

导引重轮勤夙夜,寅宾两珥竭神明。

昧爽沧凉好晞发,日华吐纳变金骨。

羲和为尔再中天,不使白驹过倏忽。

云衣霓裳日往来,文章更与炎精发。

形式: 古风

罗浮对雪歌

峤南自古无大雪,况复罗浮火洞穴。

山人不识冰与霜,白露少凝阴道绝。

今年季冬太苦寒,雪花三尺如玉盘。

麻姑玉女尽头白,四百缟素失峰峦。

天气忽将南作北,层冰峨峨路四塞。

浮碇冈头似白山,罗阳溪口成敕勒。

千株万株松欲摧,梅花冻死无一开。

北风惨吹笼葱裂,猿狖僵卧吟且哀。

辟寒有方得仙客,斫取龙鳞薪琥珀。

地炉烧出日轮红,天井迸来云箭白。

咫尺空濛接海津,光摇宫阙失金银。

玉作越王烽火树,瑶华飞满珊瑚身。

天鸡夜半冻不叫,曜灵忍失朱明照。

久伤乌羽坠重光,安得烛龙衔一爝。

欲挽羲车力士无,穷阴苦逼岁华徂。

麑裘不暖难消夜,坐拥瑶琴影太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