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羑里城文王庙》是元代诗人王磐对文王在羑里的历史事件及《周易》成书背景的感慨与思考。全诗通过对羑水、荒城、文王德行、陕树、箕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召伯、许生等历史人物的提及,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对文王智慧与德行的崇敬之情。
首句“羑水浅且清,羑里馀荒城”描绘了羑水清澈而浅,荒城遗迹犹存的景象,暗示了历史的久远与沧桑。接着,“文王德如日,曾此夷其明”赞美了文王的高尚品德如同太阳般明亮,即使在囚禁中也未曾黯淡。随后,诗人通过“陕树憩召伯,箕山栖许生”等诗句,将文王与历史上的贤士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文王的影响力。
“后人起敬爱,木石含芳荣”表达了后人对文王的敬仰之情,连自然界的树木石头都仿佛因文王的美德而更加光彩照人。接下来,“嗟尔一抔土,耕犁未全平。千秋不磨洗,永被囚圣名”则感叹文王虽被囚禁,但其名声却永远流传,如同泥土虽被耕犁,但其价值不会被抹去。
“我行荡阴道,过之为停征。念昔有殷季,虐主方狂酲”描述了诗人路过羑里城时的感慨,联想到历史上殷纣王的暴政,对比文王的仁德,更显出文王的伟大。最后,“若无羑里拘,易经何由成。易经在所重,羑里那可轻!”强调了文王在囚禁中的经历对于《周易》这部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羑里城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文王及其历史贡献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