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摺叠扇

翠羽招凉,冰纨织素,新裁别出良工。

竹劈湘江,排来琐骨重重。

置君怀袖常披拂,似半轮、明月当空。

更随人,宜卷宜舒,异样玲珑。

蹋青俊侣曾携手,爱聚头名好,著意怜侬。

娇靥平遮,远山微露眉峰。

锦囊贮后情偏重,谩愁佗、捐弃秋风。

寄相思,九折柔肠,宛转差同。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摺叠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摺叠扇的独特魅力。开篇“翠羽招凉,冰纨织素”,以翠羽与冰纨两种材质的对比,营造出清凉与纯净的氛围,仿佛扇面本身就是自然界的精华,能够带来一丝凉意。接着“竹劈湘江,排来琐骨重重”,运用比喻手法,将摺叠扇比作竹劈湘江的水流,层层叠叠,展现出其结构的复杂与精致。

“置君怀袖常披拂,似半轮、明月当空”一句,将摺叠扇比作怀中常伴的明月,既表达了扇子的实用价值,也赋予了它诗意的美感。接下来“更随人,宜卷宜舒,异样玲珑”,进一步描绘了摺叠扇的灵活性和多变性,无论是展开还是折叠,都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蹋青俊侣曾携手,爱聚头名好,著意怜侬”这一段,通过回忆与伴侣共赏春色的情景,表达了摺叠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情感寄托。其中“爱聚头名好,著意怜侬”不仅体现了对摺叠扇的喜爱,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和亲密关系的珍惜。

“娇靥平遮,远山微露眉峰”则以女子的形象比喻摺叠扇,通过“娇靥”、“远山”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摺叠扇的女性化特质和优雅之美。“锦囊贮后情偏重,谩愁佗、捐弃秋风”则表达了对摺叠扇珍藏情感的重视,即使在秋风萧瑟之时也不愿轻易舍弃,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寄托。

最后,“寄相思,九折柔肠,宛转差同”收尾,以曲折的柔肠寄寓相思之情,将摺叠扇与情感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韵味。这首词通过对摺叠扇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物质上的美丽,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其在人们情感世界中的独特地位和文化意义。

收录诗词(26)

刘炳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题何纤影夫人山水纨扇

人生忽今古,含笑有青山。

晴云一片低护,浓翠湿螺鬟。

著得一双桐屐,携得一枝筇杖,随处可跻攀。

扰扰红尘内,我自笑缘悭。树盘互,峰突兀,水弯环。

江南无限好景,却现画图閒。

凭仗灵心妙腕,绘出疏林远岫,点缀更清妍。

挥手清风至,明月共团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探春慢.疏雨敲窗斜风侵袂春光过半花信较迟按谱填词以代羯鼓

云护梨酣,雾笼棠醉,愁眉何事慵展。

似剪风狂,如丝雨细,休问芳情深浅。

转瞬清明近,早受韶光一半。

卷帘人怯,轻寒笑花,还比人懒。长恐好春难绾。

怎管领群芳,閒却莺燕。

桃靥匀红,柳腰奲绿,莫负秋千庭院。

谁作探花使,取羯鼓、催来休缓。

载酒寻诗,甚时良约能践。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浪淘沙.题海宁钟仲山观察峻杏花春雨江南图

春雨一犁添。春水拖蓝。长堤杨柳碧毵毵。

指点杏花村远近,微露青帘。天际挂征帆。

客梦偏酣。未归人唱望江南。

归到江南仍作客,泪湿吟衫。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探春慢.鸟梦

树歇莺簧,梁停燕剪,双栖香国春老。

棠睡同酣,柳眠比瘦,莫遣子规声搅。

诗伴寻芳去,恰正好、庭空人悄。

算来胡蝶,身前花丛,一样旋绕。风絮浮踪难料。

看者度游仙,独背斜照。

绿意迷离,红情断续,顿惹閒愁多少。

纸帐梅花侣,叹真个、几生修到。

酒醒罗浮,翠禽枝上啼晓。

形式: 词牌: 探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