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斗笠蒙头竹杖轻,东风吹我上齐城。
醉投石雁洲边宿,老向青牛观里行。
野草渐从官路合,春云恰到县门晴。
悬知海内张公子,尚识人间鲁两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而又略带隐逸之趣的画面。诗人戴着斗笠,手持竹杖,轻盈地踏着东风,漫步至齐城。他似乎已经微醺,选择在石雁洲边过夜,显示出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青牛观则可能象征着道家思想,诗人常在此游历。
诗中“野草渐从官路合”一句,暗示了官道两侧草木生长繁茂,自然与人烟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欣赏。而“春云恰到县门晴”则描绘出春天云朵飘过县门时的清新景象,烘托出诗人愉悦的心情。
最后,诗人想象远方的张公子,虽然身在海内,但依然能理解自己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他们共同志趣的认同。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表达个人心境与友情的清雅之作。
不详
去岁狂歌共上都,今年结伴到江湖。
旗亭酒醉徐高士,驿路金羞陆大夫。
少喜诗情犹健在,却怜豪气已全无。
他时君返虹桥去,好画樊山夜宴图。
薄暮何人到,喧呼江上村。
发仓逢谒者,图绘得监门。
已到颠危极,犹蕲覆露恩。
刍尧如可献,民瘼尽堪论。
郁郁园中花,粼粼水底石。
秋风吹夕阳,照此邂逅客。
草阁步徘徊,佳期良不易。
矫首望青冥,眷言怀曩昔。
悠悠千载间,寂寥扬子宅。
俯听寒螀声,仰视浮云白。
清尊琥珀光,且当共今夕。
临溪斗大一孤城,复嶂曾崖路不平。
委巷逢人多鴂舌,莱田极目少牛耕。
官程空有停骖馆,诏使曾无负弩迎。
漠漠荒烟豺虎窟,天寒日暮客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