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献诗》由唐代诗人李夷邺所作,通过其笔触,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人间与天界对比的壮丽画卷。
首联“偶忆昔年逢上巳,轻舟柳岸宴群臣”,诗人偶然回想起往昔在上巳节时,乘着轻舟于柳岸宴请群臣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怀旧而温馨的氛围。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人们常在此时举行祓禊仪式,以祈求消灾避邪,同时也是文人雅士聚会畅游的好时节。
颔联“人间蹇薄时时叹,天上风光日日新”,对比了人间的艰辛与不公以及天界的美好与永恒。人间的苦难与不满被诗人用“蹇薄”二字概括,而天界的风光则每日更新,象征着理想与希望。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玉帛已来诸国瑞,瑶池固有万年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玉帛代表了和平与礼仪,诸国瑞意指四方来朝的吉祥景象;瑶池则是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永恒的春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憧憬。
尾联“赋诗饮酒平生事,肠断金门愿再亲”,诗人以自己平生的爱好——赋诗饮酒,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再次亲近皇宫(金门)的渴望。这既是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忆,也是对未来可能实现的愿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现实、理想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