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冬在两江督署寄上伯父侍郎公(其三)

柳外双旌小驻时,总忘樽俎夺胭脂。

罢调蝉雁还评画,倦注虫鱼自写诗。

镇将篝衣迎马首,词人敛衽誉蛾眉。

阿咸亦厌西头宅,来看先生倒接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督署内的一幕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气息与官场的微妙互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员与文人之间的交流与尊重。

“柳外双旌小驻时”,开篇即以“双旌”点明督署的庄严与威严,同时“小驻”二字则透露出一种闲适与从容,仿佛在繁忙政务之余,督署也有一份静谧与雅致。“总忘樽俎夺胭脂”,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宴会上的热闹与欢愉,酒宴与美色并重,体现了官场社交的奢华与繁复。

“罢调蝉雁还评画,倦注虫鱼自写诗”,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文人雅士的日常活动。他们或品评书画,或吟咏虫鱼,展现了文人的高雅情趣与精神追求。通过“罢调”、“倦注”等词,可见这些活动虽为闲暇之乐,但同样需要投入与专注。

“镇将篝衣迎马首,词人敛衽誉蛾眉”,这两句则转向对督署官员与文人之间关系的描述。督署的官员以篝衣迎接来访的文人,体现了对文人的尊敬与礼遇;而文人们则以“敛衽”(整理衣襟)的动作,表达对督署官员的恭敬与赞誉,这种互动既体现了官场的等级秩序,又不失文人间的相互尊重与欣赏。

最后,“阿咸亦厌西头宅,来看先生倒接篱”,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督署内生活的一种向往与羡慕。阿咸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角色,此处借指对督署生活的向往者。通过“倒接篱”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督署内文人雅集的场景,以及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推崇与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清代督署内文人与官员之间和谐共处、相得益彰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中的文人风雅与官场礼仪。

收录诗词(272)

曾广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丙戌冬在两江督署寄上伯父侍郎公(其四)

威毅江淮坐肃清,榴花别后我重行。

山容尚记龙东走,水宿频随雁北征。

裨海波深红雪冻,煦园月朗绿醽倾。

平原十日期难满,又飐鞭丝别瓮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人散发扁舟图

雨后龙眠入画图,风前鳞影乱层湖。

青钱沽酒携鱼婢,绿笠掀云课橘奴。

照向篙心蛾易敛,梦回枕角麝全枯。

荻花风起秋霜重,也逐游丝上鬓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侍郎伯次韵答王壬丈(其一)

八年去国身包胆,四十专城颊有须。

北府群公馀执事,南牙五院重司徒。

洗兵海岛词人憾,立马吴峰索虏图。

大铁围山今举步,詹詹丛语笑宽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侍郎伯次韵答王壬丈(其二)

十三商国覈连筋,尺一纵横意岂真。

桃树绥山疑役鬼,桑林经首欲通神。

六经以外非无学,九海区中别有人。

往复贻书释诸子,徵求西说竞奇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