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五日

莺憨蝶舞,绿阴浓、佳节却逢端午。

似火榴花庭院寂,阵阵蒲风酿雨。

对景思亲,衔杯忆弟,剩有愁千缕。

天涯欲到,几回魂梦何处?

荆楚风物依然,五丝重续,此日情难诉。

薄命孤忠如一辙,漫说悲同狐兔。

不醒年时,澜翻世路,任韶光催暮。

人生失意,从来无问今古。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五日》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与情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首先,“莺憨蝶舞,绿阴浓、佳节却逢端午。”开篇即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引入,莺鸟嬉戏,蝴蝶翩翩,绿荫浓郁,端午佳节悄然来临。这样的描写不仅渲染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期待。

接着,“似火榴花庭院寂,阵阵蒲风酿雨。”榴花如火,点缀庭院,却在寂静中酝酿着风雨。这里通过对比,既表现了榴花的热烈与庭院的宁静,又预示了即将到来的风雨,象征着生活中的变数与挑战。

“对景思亲,衔杯忆弟,剩有愁千缕。”诗人面对眼前的景致,思绪万千,思念亲人,回忆兄弟,心中涌起千丝万缕的愁绪。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将个人情感与节日氛围融合,增添了作品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

“天涯欲到,几回魂梦何处?”诗人想象自己身处天涯,多次在梦中回到故乡,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家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的抒发,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荆楚风物依然,五丝重续,此日情难诉。”尽管时光流转,荆楚地区的风俗依旧,但诗人内心的感慨难以言表。这一句既是对传统习俗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情感难以表达的感慨。

“薄命孤忠如一辙,漫说悲同狐兔。”诗人自比为“薄命孤忠”,与狐兔相比,表达了自己虽遭遇不幸但仍坚守忠诚的坚韧品格。这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不醒年时,澜翻世路,任韶光催暮。”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岁月催人老去。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人生失意,从来无问今古。”最后,诗人总结道,无论古今,人生总会有失意之时,无需过多追问。这句话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普遍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念奴娇·五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以及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作品不仅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怀念,还蕴含了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1)

冒德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咏并蒂虞美人

窗外幽花,开遍处、这枝奇绝。

染猩红、带雨拖烟,倚栏娇怯。

似为当年亡国恨,至今犹吐同心结。

爱迎风、款款并香肩,迷蝴蝶。心未冷,情还热。

叹玉碎,怜簪折。羡一邱荒土,茁生英烈。

一叶半花堪再拜,同生同死无分别。

笑青青、吕雉戚姬坟,难言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南乡子.湖中泛月

薄暮泛轻桡。万顷清波映碧霄。

一片浪花随月泻,滔滔。暗傍荷香过小桥。

清夜景萧骚。把酒临轩明月邀。

望里云山浑似画,堪描。收拾风光付彩毫。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清平乐.立春

风风雨雨。又早催年暮。屈指光阴能几许。

转眼春回冬去。妆成对镜徘徊。重帘几度羞开。

生怕梅花笑我,依然裙布荆钗。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如梦令.秋闺

妆罢栏杆独倚。飒飒西风乍起。

帘外更濛濛,一片芭蕉如洗。如洗。如洗。

不管海棠憔悴。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