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和韵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马德俭的赞赏与敬意。首联“两苏共赋灵芝句,知是君家矍铄翁”巧妙地将友人比作能与苏轼并肩赋诗的智者,同时以“矍铄翁”形容其精神矍铄,充满活力,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颔联“门巷偶邻三径竹,功名当柱五溪铜”描绘了友人家中环境的清雅与宁静,以及其功名成就的辉煌,通过“三径竹”象征隐逸之士的生活,“五溪铜”则暗示了友人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凸显了人物的品格与成就。
颈联“似闻四海尘初静,犹恐扁舟兴未穷”运用了拟声词“似闻”,营造出一种仿佛听到四海尘埃初歇的意境,暗示友人可能即将迎来事业或生活的平静时刻。然而,“犹恐扁舟兴未穷”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仍有无限可能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螺子江边无久滞,亦宜抟翮上晴空”以“螺子江”点明地点,预示着友人即将离开此地,前往更广阔的天地。其中“无久滞”表达了对友人短暂停留的惋惜,“亦宜抟翮上晴空”则是对友人未来能够展翅高飞、实现更大抱负的期许,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成就的由衷赞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和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