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夜泊凤凰山闻鸟啼有感》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夜的画面。首句“吴蚕三眠欲上山”,以吴地的蚕儿即将破茧成蝶,暗示季节更迭,时光流转。次句“吴禽夜啼吻欲乾”,通过描绘鸟儿在夜晚啼叫得口干舌燥,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啼言摘山须看火,天欲明时啼更苦”两句,借鸟儿之口传达出警示之意,仿佛在说山中可能存在危险,需要提防火烛,而黎明将至,它的啼鸣更为悲切。这寓言式的表达,暗含人生哲理,即世事艰难,警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伤弓伤虎人物同,此鸟前身是蚕女”一句,将鸟与人相提并论,暗示无论是受过创伤的人还是动物,都懂得生活的不易。同时,蚕女的典故也增添了神秘色彩,寓意着生命的轮回和变迁。
最后四句,诗人转而描绘了青楼女子的生活,她们在红锦帷中歌舞直至夜深,而当银灯微明,春困袭来时,她们对生活的艰辛可能并无深刻理解。这一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鸟啼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象和人事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炎凉,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