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凤凰山闻鸟啼有感

吴蚕三眠欲上山,吴禽夜啼吻欲乾。

啼言摘山须看火,天欲明时啼更苦。

伤弓伤虎人物同,此鸟前身是蚕女。

青楼美人红锦帷,歌舞归来月已低。

银釭斜明照春睡,问著摘山浑不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夜泊凤凰山闻鸟啼有感》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夜的画面。首句“吴蚕三眠欲上山”,以吴地的蚕儿即将破茧成蝶,暗示季节更迭,时光流转。次句“吴禽夜啼吻欲乾”,通过描绘鸟儿在夜晚啼叫得口干舌燥,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啼言摘山须看火,天欲明时啼更苦”两句,借鸟儿之口传达出警示之意,仿佛在说山中可能存在危险,需要提防火烛,而黎明将至,它的啼鸣更为悲切。这寓言式的表达,暗含人生哲理,即世事艰难,警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伤弓伤虎人物同,此鸟前身是蚕女”一句,将鸟与人相提并论,暗示无论是受过创伤的人还是动物,都懂得生活的不易。同时,蚕女的典故也增添了神秘色彩,寓意着生命的轮回和变迁。

最后四句,诗人转而描绘了青楼女子的生活,她们在红锦帷中歌舞直至夜深,而当银灯微明,春困袭来时,她们对生活的艰辛可能并无深刻理解。这一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鸟啼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象和人事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炎凉,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1609)

顾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节庵

君不见徂徕松,四时不改叶。

又不见淇园竹,青青傲霜雪。

借问二子何能然,信是平生有奇节。

男儿意气干云霓,草庐抱膝龙蟠泥。

庙廊不改岩穴操,事在他时人未知。

形式: 古风

同以祥赴试过张性夫宿(其一)

水底鸡鸣事有无,琉璃千顷浸浮图。

眼中便觉尘嚣尽,他日何烦去五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同以祥赴试过张性夫宿(其二)

落日放舟三泖西,红霞碧浪树参差。

辋川风景还堪画,唤取王维共赋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同以祥赴试过张性夫宿(其三)

梦破沧洲明月低,水村依约有鸣鸡。

江神借我天风便,墙柳枝枝尽向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