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蜾蠃尧舜父子,鸿雁鲁卫弟兄。
斗蚁滕薛争长,狎鸥晋郑寻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洙的作品,名为《演雅》(其二)。诗中通过历史上的名族和兄弟的形象,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秩序与家族伦理的向往。
“蜾蠃尧舜父子”指的是上古时期的圣君尧、舜,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德的代表。这里提及他们父子,暗示着一种 이상化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
接着,“鸿雁鲁卫弟兄”则描绘了春秋时期著名的兄弟之情——鲁国的季鲂、卫国的孟仓,他们之间的友爱与忠诚,被后世传颂为佳话。
“斗蚁滕薛争长”中的“斗蚁”指的是古代两只强大力量相互较量,“滕薛”则是历史上的两个部落,这里的“争长”可能在比喻着历史上各个族群之间的竞争与融合。
最后,“狎鸥晋郑寻盟”中的“狎鸥”是一种和睦相处的鸟类象征,而“晋郑”则是指春秋时期晋国和郑国两大诸侯国,他们之间的联盟(寻盟)体现了古代政治集团间的结盟与合作。
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上的家族或国家关系,表达了一种对和谐、秩序与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典雅,意蕴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往文化传统的理解和尊崇。
不详
布谷不耕不穑,巧妇无褐无衣。
提壶不可挹酒,络纬宁来贸丝。
十八九常如意少,百千亿任化身多。
醉翁昔日经行处,遐想英风万古愁。
芳草斜阳浑似旧,茫茫江水自空流。
一室安巾钵,颓然了性空。
曲肱忘世梦,行脚本家风。
山静人稀到,窗开意不穷。
我来频假寐,乐亦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