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足灵鹫抵天竺便访峰丹二上人

闻之刘梦得,只此外何奇。

青得山无奈,白为云可知。

亲僧因佛面,刻竹是花诗。

道破真名字,西来第几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名为《发足灵鹫抵天竺便访峰丹二上人》。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脚至灵鹫山,继而前往天竺拜访高僧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首句“闻之刘梦得,只此外何奇”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所要探访的高僧与刘禹锡所赞美的僧侣一样,具有非凡的智慧与德行。接下来的几句,“青得山无奈,白为云可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了高僧所处环境的清幽与宁静。

“亲僧因佛面,刻竹是花诗”一句,既是对高僧形象的刻画,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通过“佛面”与“花诗”的比喻,表达了高僧不仅外表庄严,内心更充满了智慧与慈悲,如同花朵般绽放着诗意的生命。

最后,“道破真名字,西来第几支”则揭示了诗人对于高僧身份的探寻与尊敬。这里的“道破真名字”不仅是对高僧身份的确认,更是对佛法真理的追寻与领悟。同时,“西来第几支”则可能暗含了对高僧法脉传承的追溯,强调了其在佛教界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高僧智慧与德行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282)

倪元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陆鲲庭计偕

习说又三载,逢人胆过头。

衙官班屈宋,儿子第融修。

伸纸只无畏,上书非有求。

管城飞食肉,相法必封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再至飞来

偶然成小别,几许阅悲叹。

召鹤僧持节,埋花蝶挂冠。

松巢新竹攘,山法野云干。

喜有峰犹在,知他飞去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夹沟马上作

舍舟而就陆,譬若解连鸡。

野外山绵蕞,花间鸟滑稽。

央驴权不借,陷酒入偏提。

汗漫亦殊乐,谁为七圣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野食

我曰驰驱日,渠云稼穑时。

驴粮恭艾子,马食怒张仪。

谋以肉而鄙,人因痴乃肥。

静宵得战胜,不敢薄羹藜。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