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边

玉管葭灰细细吹,流莺上下燕参差。

日西千绕池边树,忆把枯条撼雪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玉笛轻吹着葭灰,黄莺上下燕相随。
夕阳余晖照池畔,忆起冬日摇枯枝。

注释

玉管:玉制的笛子。
葭灰:芦苇茎中的灰烬,古代计时用。
细细:轻轻地。
流莺:轻盈的黄莺。
燕参差:燕子上下飞舞。
日西:太阳西下。
千绕:环绕许多次。
池边树:池塘边的树木。
忆:回忆。
枯条:干枯的树枝。
撼雪:摇动积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池畔图景,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第一句“玉管葭灰细细吹”,通过对笛子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悠扬婉转的声音效果,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消息。

接着,“流莺上下燕参差”一句,通过对水鸟和燕子活动的描述,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这里的“流莺”通常指的是水边游动的小鸟,它们在水面上下穿梭,给人以动感,显示出春天生命力旺盛的一面。

第三句“日西千绕池边树”,则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太阳西沉时,光线柔和地围绕着池边的树木,这种光影效果不仅美化了自然,更赋予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最后一句“忆把枯条撼雪时”,却突然转向对过去的一种怀念。诗人在这里回忆起用枯枝扫雪的情景,这可能是他对某个特定记忆的追溯,也许是在表达一种失落感或者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鲜明的视觉形象和生动的听觉效果,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首集描写、怀旧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百果嘲樱桃

珠实虽先熟,琼莩纵早开。

流莺犹故在,争得讳含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自贶

陶令弃官后,仰眠书屋中。

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西亭

此夜西亭月正圆,疏帘相伴宿风烟。

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鹤从来不得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

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

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