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庸信庵上人建卢大夫桥

昔闻卢大夫,作桥长安市。

宛如青天虹,堕影长河水。

一朝乘风飞上天,公无渡河公莫前。

老禅白雪垂两肩,金锡掷地风泠然。

女娲鍊石不受鞭,化为飞龙卧晴川。

我来脚蹋金鳌背,啸歌声落青云外。

相如题柱最多情,好结天风紫霞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卢大夫建桥的传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诗人胡奎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历史故事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首句“昔闻卢大夫,作桥长安市”,开篇即点出卢大夫建桥的传说,长安市作为古代繁华之地,桥的建造无疑增添了城市的活力与美感。接下来,“宛如青天虹,堕影长河水”一句,将桥比作彩虹,形象地描绘了桥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暗示了桥连接天地的寓意。

“一朝乘风飞上天,公无渡河公莫前”两句,运用神话色彩,表达了对卢大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桥的不凡之处,仿佛能通向天际。接着,“老禅白雪垂两肩,金锡掷地风泠然”描绘了一位老和尚的形象,他手持金锡,动作潇洒,展现了佛教徒的超然与自在。

“女娲炼石不受鞭,化为飞龙卧晴川”则引入女娲补天的神话,将桥与自然界的奇迹相联系,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浪漫主义色彩。最后,“我来脚踏金鳌背,啸歌声落青云外”两句,诗人自述来到此地,脚踏金鳌,歌声飘荡于云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卢大夫建桥的功绩,也借由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自然、宗教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胡奎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历史感又充满诗意的场景,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思想。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分题得海门洪涛送友人之闽

朝登东海门,遥望槫桑暾。

波涛浩无际,推出黄金盆。

河流九派来昆崙,百川朝宗皆骏奔。

但见东南一花起,匹练界破青天痕。

鱼龙乘时亦变化,珠宫簸荡珊瑚根。

初如峨眉山西太古雪,惊雷碾空地欲裂。

又如蓬莱巨鳌十五头,涌起三山白银阙。

中有仙人驾飙车,遨游玄圃蹋琼琚。

长风破浪在咫尺,直跨鹏翼凌天衢。

凌天衢,渡南海。

麻姑傥有寄来书,荔子船回早相待。

形式: 古风

莫望云

莫望云,望云云渐远。故乡云在心,它乡云在眼。

云在它乡眼,何如故乡心。

云近尚可望,云远思转深。

人生谁无母,子心良独苦。

峨眉太白青入天,不及家山一抔土。

形式: 古风

望云亭

朝望云在东,夕望云在西。

如何母与子,各在天一涯。

关中去家数千里,梦绕西湖一杯水。

回看天际白云飞,片片尽从东海起。

云近尚可望,云远思转深。

关山夜月三年笛,萱草春晖一寸心。

剑阁萦回接云栈,太白峨眉青在眼。

安得尔云化为五色衣,朝朝暮暮当庭闱。

朝朝暮暮当庭闱,不劳望云怀远归。

形式: 古风

乌程谣

我家昔在乌程住,三百年来不归去。

闻说乌程令尹贤,移家欲种乌程田。

明朝去买乌程酒,东白堂前种杨柳。

柳上啼乌报五更,排衙鼓动官马鸣。

裹头丁男应门户,莫待日高高丈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