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盛子昭画

衡门静掩春阴里,满地湿云飞不起。

柳絮飘残淡荡风,桃花开过清明雨。

屋前屋后是涯山,半拥青螺半翠鬟。

最峻一峰高突起,直疑飞上层霄间。

湖波潋滟通平远,林木参差带长坂。

风汀渔笛弄凄清,烟寺僧钟促昏晚。

我本林泉萧散人,年来衣染玉京尘。

今朝见画思田里,目断江南烟雨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春景图。画面以衡门为起点,静谧地掩映在春日的阴翳之中,满地湿润的云雾仿佛不愿离去,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柳絮随淡荡之风轻舞,桃花在清明细雨中绽放,两者相映成趣,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画面的构图巧妙,屋前屋后是连绵起伏的涯山,山势或青螺般圆润,或翠鬟般秀美,层次分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高耸入云的峻峰,仿佛要直插天际,给人以无限遐想。湖面波光粼粼,与远处的平远相接,林木参差错落,与长坂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风中的汀洲传来渔笛的悠扬旋律,与远处烟寺传来的僧钟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宁静的氛围。黄昏时分,这一切都显得更加深沉和动人。

诗人谢晋在欣赏这幅画作时,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林泉生活,心中涌起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江南的烟雨春色,让他思绪万千,仿佛置身于那片熟悉的土地之上。

整幅画作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互呼应,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春日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收录诗词(513)

谢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正月三日陪陈士初钱孟书游北禅寺访瑾上人不遇分韵得款字十六韵

昨见葭灰飞玉管,已觉阳和布晴暖。

条风吹绿草荄萌,残雪消寒柳丝短。

新正拟欲棕春游,今朝便有寻诗伴。

青鞋布袜惯林泉,华发心情厌亭馆。

北禅古刹吴城陲,眼界清幽尘迹断。

辟贤偶集本无期,去路虽遥亦何惮。

行行不觉到旃檀,一经苍苔平且坦。

有意来恭孚尹师,适逢飞锡归迟缓。

惟存法王梵公像,趺座绳床衣偏袒。

山童见客远相迎,作礼殷勤为延款。

盛来香粒堆饭盂,供处白云浮茗碗。

嗟余夙抱烟霞癖,野性不羁久疏懒。

深冬远自白门还,巾染黄尘衣未浣。

幸叨方外相追随,得遂闲边共萧散。

襟怀顿豁吟思增,人境俱寂清风满。

诗成坐待师不还,白云散漫无拘管。

形式: 古风

友人严文昌近应医士荐余先之京赋诗留别

老年谁不顾家乡,富贵逼人那可量。

每叹胸中无异术,何如肘后有奇方。

余因身寄先移棹,君为情牵未趣装。

早晚重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阙

寒衣坐就石苔边,林壑风生未暝天。

弹罢焦桐清兴在,静看秋涧落飞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次胡□□送施友政诗韵四首(其一)

青年富贵老儒心,不下书帷惜寸阴。

清兴每缘闲处适,新诗多为故人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