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寺(其五)

佛以真实口,说法无虚谬。

人天常诵持,龙神知护祐。

施食放生命,决定报长寿。

过酒与僧尼,后世必无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佛家的视角,阐述了信仰与实践的重要性。首先提到佛祖以真实之口,说法无虚谬,强调了佛法的真理性和可靠性。接着指出,人天应当常诵持佛法,龙神会知晓并护佑信众,体现了佛法超越世俗的力量和保护。

施食放生,是佛教中慈悲为怀、爱护生命的实践行为。诗人认为,这样的善行能够决定带来长寿的回报。这不仅是一种因果报应的观念,也反映了佛教中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道德行为的重视。

最后两句“过酒与僧尼,后世必无手”,则以夸张的手法警示世人,过分的享乐或不正当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后世的悔恨乃至无法挽回的后果。这里暗含了对饮酒等行为可能导致的负面结果的警告,以及对僧尼等出家人清净生活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佛家的智慧和教义,探讨了信仰、实践、因果报应以及生命价值等深刻主题,鼓励人们通过正直的行为和慈悲的心灵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拟寒山寺(其六)

在家闻见熟,意谓合食肉。

一蚁不忍杀,何况烹六畜。

愿君青眼开,试将黄卷读。

要闻知见香,熏汝腥膻腹。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拟寒山寺(其七)

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

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

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

影响各相似,洗耳听佛说。

形式: 古风

拟寒山寺(其八)

偶然家计富,享用便过度。

猪厌思食羊,鱼厌思食兔。

朝昏但醉饱,锥刀图积聚。

不畋鹑在宎,此理早须悟。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拟寒山寺(其九)

何曾食万钱,颜子饮一瓢。

贤者心念道,愚人志在庖。

贤愚趣不同,何啻云泥遥。

豢养恐非福,可信如昭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