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年古道万年堤,老牯循循不解迷。
牧子不知何处在,乱山荒草鹧鸪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而宁静的画面,千年古道和万年堤见证了岁月的沧桑,老水牛(牯)在其中悠然漫步,似乎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显示出它的淳朴与憨厚。然而,诗人笔锋一转,牧童的身影无处可觅,只剩下乱山荒草与鹧鸪的啼鸣,增添了寂寥与迷茫的氛围。这反映了作者林光朝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仁者安仁",即使在无人知晓的地方,仁德之人也能坚守内心的安宁。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深意。
不详
南人偏识荔支奇,滋味难言只自知。
刚被北人来借问,香甜两字且酬伊。
此是滩头处士家,我从何日离天涯。
木棉高长云成絮,瞿麦平铺雪作花。
来自清源葛已覃,君王问猎我犹堪。
百年耆旧如重见,九日登临得纵谈。
才子不知汾水上,仙人长在大江南。
明珠照夜应无数,要是层波更好探。
未应双井即尘埃,似此衣冠得几回。
国子先生还并驾,洪都新府却重开。
再三为问滕王阁,第一须登孺子台。
定向此中脩玩事,江边不道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