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

兀坐南楼夜,栏干俯列星。

村遥喧瓦鼓,塔近震金铃。

湿草埋昏瘴,飞虫接小萤。

物生皆有理,吾亦委颓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南楼夜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独特氛围与自然景象。

首句“兀坐南楼夜”,开篇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南楼之上,正值夜晚,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氛围。接着,“栏干俯列星”一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栏杆之下,群星闪烁,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如繁星般繁复。

“村遥喧瓦鼓,塔近震金铃”两句,对比了远处村庄的热闹与近处佛塔的庄严。远处的村庄传来瓦鼓声,显示出乡村生活的喧嚣与活力;而近处的佛塔则以金铃的震动,传递出宗教的宁静与庄严。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不同生活状态的思考与感悟。

“湿草埋昏瘴,飞虫接小萤”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湿漉漉的草丛中,昏暗的瘴气笼罩,暗示了环境的潮湿与不宁;而飞舞的昆虫与小萤火虫的光点交织在一起,虽微弱却充满生机,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顽强。

最后,“物生皆有理,吾亦委颓龄”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万物生长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人亦不能例外,因此他坦然接受岁月的流逝,表现出一种超脱与平和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命运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自贻

自恨心肝拙,题诗愈不工。

痴迷循磨蚁,辛苦打窗虫。

妙道知何补,多言自取穷。

不如长寂默,块尔白头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溪岸

溪岸逢春暮,柔条尽意攀。

轻鸥翔近渚,好鸟响空山。

小艇长攲侧,孤云自往还。

远游成底事,白首忆乡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要客

要客来何晚,重乾漉酒巾。

玉琴虚别操,藤榻恐流尘。

山暗萧萧雨,花辞短短春。

杖藜慵缓步,愁杀独游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城南

淡沲城南路,参差柳绊烟。

稻秧才一寸,蚕子始三眠。

曲折藏花地,暄和载酒天。

清江深有兴,只欲解归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