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到仙山眼自明,前身髣髴记曾经。
真人眇曶在何许,更随藜杖缘青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冯当可在游历龙鹤山时,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遇。"一到仙山眼自明",表达了他初见仙山时心灵的清澈与眼睛的明亮,仿佛旧识重逢,唤起了对前生经历的模糊记忆。"前身髣髴记曾经",暗示诗人可能对道教或某种精神境界有所感悟,觉得与仙山有一种前世的缘分。
"真人眇曶在何许","真人"指修道成仙的人,"眇曶"形容踪迹难寻,诗人询问那位仙人究竟在何处,流露出对仙人踪影的探寻和敬仰。最后,"更随藜杖缘青冥",诗人决定跟随仙人的足迹,手持藜杖(一种简陋的杖,象征着清贫和寻求真理),攀登仙山,直入云霄,表现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游仙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兴趣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不详
风月怜君幸见分,老年春事正堪论。
花枝照眼成惆怅,欲洗愁城欠一樽。
水中疏影月中香,枯树前头独自芳。
不有幽人时赏玩,谁传春信及寒香。
中冬蟾彩八分圆,可是人间诞谪仙。
怪得心光吞万象,镌镵造化付诗篇。
复卦初爻寓意深,祗缘虚静见天心。
君生正遇黄钟律,宜把真阳却众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