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诀(其三)

水火相交虎遇龙,金翁姹女两争雄。

青去白来然后黑,到红方且入黄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道教学者陈楠所作的《金丹诗诀》中的第三首,旨在阐述道教炼丹术中关于阴阳、五行以及金丹修炼的哲学思想。

“水火相交虎遇龙”,这里以“虎”象征阳(属火),以“龙”象征阴(属水),形象地描绘了阴阳二气相互交融的情景。在炼丹术中,通过调节阴阳二气的平衡,达到内丹修炼的目的。

“金翁姹女两争雄”,“金翁”代表金元素,象征着物质层面的稳定与坚固;“姹女”则指女性化的元素,如水或火,象征着变化与流动。这一句强调了在炼丹过程中,金与水(或火)之间的互动与对抗,实际上是在寻求两者和谐共存的状态。

“青去白来然后黑”,“青”和“白”分别代表青色(水)和白色(金),这句描述了在炼丹过程中,通过转化和融合,从水(青)到金(白),再到黑色(代表转化后的物质状态)。这一过程象征着物质的升华与净化。

“到红方且入黄宫”,“红”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火焰或热力,代表着能量的激发与提升。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和提升,达到“黄宫”,即内在精神与物质的合一,象征着炼丹成功,达到内丹修炼的最高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阐述了道教炼丹术的核心理念——通过调和阴阳、转化物质,实现内在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达到身心灵的升华。

收录诗词(109)

陈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达到160岁以上

  • 号:翠虚子
  •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 生卒年:公元?----1213

相关古诗词

金丹诗诀(其四)

玉炉三转见黄芽,火里红莲解发花。

人在绛宫贪夜月,一杯美酒饵丹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金丹诗诀(其五)

四转红炉转四神,添符进火养胎精。

龙虎绕炉争造化,巽风吹起水中灯。

形式: 七言绝句

金丹诗诀(其六)

五转方成白马芽,却教六贼运河车。

五行俱备雷声震,正好登楼看汞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金丹诗诀(其七)

鍊成玉液玉神丹,擒制龟蛇顷刻间。

已是中成消息处,玉炉养火莫教寒。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