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秋夜

秋露泠泠,秋风细细。秋虫切切如私语。

有人不寐倚秋灯,银屏疏影秋如水。

秋入秋肠,愁生愁际。秋声听彻无情绪。

开帘独自看秋星,秋河隐隐微波起。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秋夜》由清代诗人俞庆曾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独特韵味。

首先,“秋露泠泠,秋风细细。”这两句以“泠泠”和“细细”形容秋露与秋风,营造出一种清凉而柔和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秋夜的凉意与宁静。接着,“秋虫切切如私语。”将秋虫的声音比作私语,生动地描绘了秋夜中细微而充满生机的声音,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

“有人不寐倚秋灯,银屏疏影秋如水。”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氛围,描述了一个不眠之人倚靠在秋灯旁,银色的屏幕映照出稀疏的影子,如同流动的秋水,既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沉思,也烘托出秋夜的静美。

接下来,“秋入秋肠,愁生愁际。”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深秋时节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感慨,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与个人的情感体验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开帘独自看秋星,秋河隐隐微波起。”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独自站在窗前,仰望星空,秋河(可能指银河)在微弱的光芒中泛起细小的波纹。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秋夜的美丽,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波澜,以及对远方或未知事物的向往与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秋夜的静谧与深邃,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82)

俞庆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御街行.和秦小芸夫人见赠用原韵

葳蕤深闺铜龙滴。梅未落、尖风逼。

伊人念我正无聊,惠我朵云相忆。

韶华易老,世情难诘,愁病劳君惜。

自怜况味今非昔。迂疏性、烟霞疾。

废材爨下遇知音。弦底声声掩仰。

诗心互證,词源乍发,大好尘禁涤。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采桑子.秋夕

西风猛撼疏窗梦,窗外铃声。

铃外蛩声,并作新秋一夜听。

枕函低映罗帱月,香是前身。

烟是前因,人倚熏炉悟夙生。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浣溪沙

惜别情怀几度猜。熏笼闲倚漏声残。

霜浓鸳瓦绣衾寒。

度曲怕拈红豆子,送人记泊绿杨湾。

消魂又是月初三。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踏莎行.月下寄许修梅妹

霜冷云轻,露寒月朗。珠帘一桁无心放。

秋鸿来处是长安,相思有梦心儿上。

疏柳鸦栖,闲庭蛛网。离愁暗逐流波往。

当时细语绿窗前,怜它好月多情况。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