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送广东漕范子仪》,通过诗人的叙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友人范子仪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即将前往广东任职的关切之情。
首句“我为三衢居,君作番禺行”,诗人以自述的方式开始,表明自己在三衢(今浙江衢州)居住,而友人范子仪将前往番禺(今广东广州)任职。这种空间上的对比,预示了两人即将分别的情景。
接着,“君行我方病,岁序仍峥嵘”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友人远行而感到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虽身患疾病,但岁月依旧无情地向前推进,这既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无情的隐喻。
“岭海未寂寞,斯民则憔悴”两句,诗人从宏观角度出发,关注岭南地区的民生。尽管自然环境可能并不寂寞,但人民的生活却因各种原因而显得困苦不堪。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同情。
“得君镇临之,固可以卒岁”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范子仪前往岭南任职的期待,希望他的到来能给当地带来改变,让人民得以度过余生。
“嗟君盛德后,穷独与我同”两句,诗人感叹于范子仪高尚的品德,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坚韧。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和心境。
“比年数见之,长在寒苦中”说明诗人与范子仪多年交往,深知对方的不易,经常处于生活的寒苦之中。
最后,“番禺盛宾僚,莫如元帅贤。君行问安否,道我如昔然”表达了诗人对范子仪此行的关心,希望他能在番禺受到礼遇,并询问他的健康状况,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便相隔千里,心依然相连。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展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道德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