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夜

汲汲书弥短,悠悠夜增长。

贫家不具烛,坐须明月光。

隐几四寂默,阴虫鸣我傍。

天时有推敚,物性随悲伤。

感彼忽自惊,喟然发心狂。

壮年何所成,忧患攒中肠。

咄嗟牛衣叟,妇女知激昂。

国耻吾亦羞,如何埽封疆。

譬如笼中禽,左右不得翔。

知音古亦稀,谁谓歌中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初夜》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感慨。

首句“汲汲书弥短”,诗人感叹时间的紧迫,仿佛在忙碌中时间变得更加短暂。紧接着“悠悠夜增长”,夜晚的漫长与白天的匆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贫家不具烛,坐须明月光”描绘了在贫穷的环境中,只能依靠月光来度过长夜的情景,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流露出对光明的渴望。

“隐几四寂默,阴虫鸣我傍”一句,通过环境的寂静与昆虫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无奈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天时有推敚,物性随悲伤”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以及对世间万物悲苦命运的同情。

“感彼忽自惊,喟然发心狂”则展现了诗人情绪的波动,从对现状的无奈到内心情感的爆发,表现出一种复杂而激烈的情感状态。

“壮年何所成,忧患攒中肠”是对自身壮年时期成就的反思,以及对忧患不断积累的内心痛苦的描述。

“咄嗟牛衣叟,妇女知激昂”通过对比,强调了普通百姓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愤慨,即使在艰苦的生活中,他们也能感受到国家的耻辱。

“国耻吾亦羞,如何埽封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耻辱的自责与忧虑,以及对如何改变现状的思考。

“譬如笼中禽,左右不得翔”将自己比作笼中之鸟,无法自由飞翔,形象地表达了个人在社会与政治束缚下的无力感。

“知音古亦稀,谁谓歌中商”则表达了对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极其稀少的感慨,以及在诗歌中寻求共鸣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国家耻辱和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深刻的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静夜

花影不可埽,纵横月明中。

光芒裛新露,香气生微风。

夜永兴不浅,幽人与谁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迎恩甫

相别才一月,相忆如一年。

岂无白首游,不及夫子贤。

邂逅发寤寐,奋飞绝由缘。

忽闻乘春浪,千里下归船。

鸡黍可以具,班荆畅幽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雨中独居有怀江梅

晨起风雨交,萧萧秋意寒。

出门无所诣,行道如此难。

思我平生游,相得他日欢。

兴来未尝约,趣合不待言。

浊酒有与醉,孤琴能一弹。

时时商声歌,磊落千琅玕。

浮云归无期,宿草秋向残。

独咏鸡鸣诗,一唱三四叹。

形式: 古风

过圣俞读其近文明日寄之

昨日过君家,双瞳偶清刮。

非无尘俗累,喜见秋阴豁。

注瑟请新声,瑶音邈超越。

神惊自束躅,不为天寒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