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首(其三)

问子青霞意,何事留朱轩。

自言心远俗,未始迹辞喧。

过蒙良时幸,侧息吏途烦。

簪缨非宿好,文史弃前言。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

白云惭幽谷,清风愧泉源。

十年兹赏废,佳期今复存。

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请问你青霞仙子的心意,为何留在这朱色的屋檐下?
她自己说心志远离尘世,从未因追求宁静而离开喧嚣之地。
承蒙得到美好的时光,却对官场琐事感到厌倦。
我并非一直喜好官帽,对文史的兴趣也已抛诸脑后。
夜晚在北窗下独眠,梦中回到了南山的田园。
白云为山谷的幽深而惭愧,清风也为泉水的源头而自愧不如。
过去的十年,这样的赏心乐事被搁置,如今重拾美好时光。
我决定辞官离去,告别朝廷的朋友,踏上星河之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说的作品,名为《杂诗四首·其三》。张说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问子青霞意,何事留朱轩。自言心远俗,未始迹辞喧。"

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关系。诗人自诩其心志超然世俗,没有开始踏入尘嚣的人生。"子青霞意"可能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比喻,而"朱轩"则象征着官场和功名。

"过蒙良时幸,侧息吏途烦。"

这里表达了诗人曾经历的仕途挫折和不顺。在"蒙良时幸"中,"蒙"可能指的是蒙受恩泽或蒙蔽,而"良时"则是美好的时代,但这种幸运并未长久,反而遭遇了官场的烦恼。

"簪缨非宿好,文史弃前言。"

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反思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簪缨"象征着官职和荣耀,而"非宿好"则意味着这些东西并不是长久所爱。同时,"文史弃前言"表明诗人对于过去的承诺或誓言已经不再放在心上。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寂寞之情和对自然的向往。在夜晚,诗人躺在北窗下,心中却浮现出南山园的景象,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对于纯净自然环境的渴望。

"白云惭幽谷,清风愧泉源。"

这两句通过对比,将自己与大自然的美好进行了比较,表达了一种自谦之意。诗人面对那洁净如洗的白云和清新的山间溪流,感到自己的不够纯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批评。

"十年兹赏废,佳期今复存。"

这里诗人回顾了过去十年的时光,那些曾经的美好和努力似乎都已成为空谷足音,但他同时也意识到,现在依然有机会去实现那些曾经失落的美好。

"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涯的彻底放弃和对未来自由生活的向往。"挂冠"意味着辞官归隐,而"星驾"则象征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离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于世俗功名的超然与淡漠,以及对自然和精神自由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杂诗四首(其四)

默念群疑起,玄通百虑清。

初心灭阳艳,复见湛虚明。

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

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江路忆郡

雾敛江早明,星翻汉将没。

卧闻峡猿响,起视榜人发。

倚棹攀岸筱,凭船弄波月。

水宿厌洲渚,晨光屡挥忽。

林泽来不穷,烟波去无歇。

结思笙竽里,摇情游侠窟。

年貌不暂留,欢愉及玄发。

云涓恋山海,禽马怀燕越。

自非行役人,安知慕城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至尉氏

夕次阮公台,啸歌临爽垲。

高名安足赖,故物今皆改。

吾兄昔兹邑,遗爱称贤宰。

桑中雉未飞,屋上乌犹在。

途逢旧氓吏,城有同僚寀。

望尘远见迎,拂馆来欣待。

慈惠留千室,友于存四海。

始知鲁卫间,优劣相悬倍。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行从方秀川与刘评事文同宿

方秀美盘游,频年降天罕。

水共伊川接,山将阙门断。

捧日照恩华,攀云引疲散。

野宿霜入帐,孤衾寒不暖。

静闻宫漏疏,卧视庭月满。

开炉命温酎,中夜发清管。

风送关山长,气遒星岁短。

寓言情思惬,适兴真意坦。

寰中病羁挂,方外嫌纵诞。

愿君乐盛时,无嗟带纕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