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幼槃弟

北阙弓旌未见招,茅亭高卧对山椒。

诗成稚子应能诵,酒熟邻翁渐可邀。

宁似杜陵长蹭蹬,不依严武更逍遥。

细思洗马池边路,便是成都万里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所作的《寄幼槃弟》。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情景。

首句“北阙弓旌未见招”,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但并未因此而放弃追求理想。“北阙”象征朝廷,“弓旌”比喻征召,诗人以未被朝廷招揽为由,自嘲其志向未得实现,却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茅亭高卧对山椒”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隐居生活。茅亭作为简陋的住所,与高耸的山峰相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诗人在这里高枕无忧,享受着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诗成稚子应能诵,酒熟邻翁渐可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诗成时,可以教导孩童吟诵,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传承;酒熟时,可以邀请邻居一同品尝,展现了邻里间的和睦相处。

“宁似杜陵长蹭蹬,不依严武更逍遥”对比了自己与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和严武(唐代名将)的生活境遇。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而诗人选择了一条更为自由自在的道路,不依赖权贵,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最后,“细思洗马池边路,便是成都万里桥”一句,通过想象中的路径,表达了诗人对成都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心中仍怀有对繁华都市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自在,以及对文化传承和人际交往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处境的自我调适。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寄徐师川

司业端能乞酒钱,谁忧坐客冷无毡。

相望建业只千里,不见徐侯今七年。

江水江花同臭味,海南海北各山川。

试问烟波何处好,老夫欲理钓鱼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暮春感怀

雨退飞廉决怒云,百花净尽扫埃尘。

大千沙界乾坤阔,一段江山日月新。

浩荡烟波鲸海晚,漰腾雪浪锦城春。

谁人独采南山蕨,窗外休呼祁孔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朱世英(其一)

妙净光云覆八荒,经行聚落得清凉。

阎浮檀水心无染,优钵罗花体自香。

赤舄未容趋北阙,绿槐先已兆东墙。

应真外见中和色,岂在眉间一点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朱世英(其二)

漠漠薰风锦旆翻,綵衣聊复殿名藩。

行藏有道朱弦直,表里无瑕白玉温。

燕寝妙香凝碧缕,夜谈孤月落金盆。

试将执拂拈槌手,行秉玄圭侍至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